為深化區域經濟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5年6月12日,菱塘回族鄉熱情接待了應約來訪的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運河文脈連民心,民族團結共前行”實踐團,并組織深入座談。南京財經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王軍、國際經貿學院分團委書記鄧盛佳率實踐團到訪,菱塘回族鄉黨委書記、鄉長及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雙方圍繞“民族團結‘三交’實踐”共商合作,我鄉分享了高質量發展與民族工作“菱塘經驗”,擘畫校地協同新篇。
展示奮進足跡 弘揚家國情懷
我鄉安排實踐團首站參觀菱塘民族文化宮,通過沉浸式的講解系統呈現回族鄉波瀾壯闊的奮進歷程。多年來,我鄉堅持產業強鄉戰略,培育以特種電纜和智慧照明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集群;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加速打造“智改數轉網聯”新標桿;依托京杭運河的天然稟賦,大力發展特色水產業,創新水產、禽業合作社模式,推進高效農業產業。菱塘人以敢闖敢試、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成效卓著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成為民族地區奮進歷程的生動寫照。
在“鄉賢名人”展廳,我們特別介紹了從菱塘走出去的優秀少數民族科技工作者——喬登江院士的感人事跡。喬院士生于戰火年代,懷揣強國之志,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隱姓埋名投身西北核試驗基地,將畢生奉獻給祖國的核盾事業。他“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赤誠人生,是菱塘人民的驕傲,更是千千萬萬少數民族同胞胸懷家國、勇擔使命精神的生動詮釋,激勵著一代代后人砥礪前行。
分享治理智慧 呈現“菱塘樣本”
在清真村,我鄉向實踐團重點展示了基層民主協商領域的特色創新品牌——“多元議事廳”制度。清真村黨委系統闡釋了該機制的核心架構與高效運行模式,尤其介紹了由老黨員、老教師、老模范、老族長、老企業家等組成的“五老議事團”在矛盾調解、村務公開等環節發揮的獨特優勢與關鍵作用。我鄉這一制度的精髓在于,成功將傳統鄉賢治理的寶貴智慧與現代協商民主的先進理念深度融通,成功構建起“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高效治理模式。“多元議事廳”作為我鄉治理實踐的重要結晶,不僅為筑牢民族團結根基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更為民族地區乃至更廣范圍的基層善治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治理“菱塘方案”。
共商“三交”大計 深化校地合作
在專題座談會上,我鄉黨委、政府負責同志及相關村干部,與南京財經大學統戰部部長王軍及實踐團成員共聚一堂,深入共商深化民族團結“交流、交往、交融”實踐的新路徑與新舉措。會議緊扣“三交”核心議題,我鄉系統分享了以特色旅游業為引擎,通過挖掘與活化利用豐富的回族文化資源,成功打造清真美食街、民族文化節等文旅品牌,創新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效拓寬了民族間交往交流渠道,顯著增強了文化認同與社會凝聚力。
未來,我鄉將搭建實踐平臺,深化與南京財經大學合作,支持學子開展社會實踐與調研。通過校地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匯聚青春力量,助力運河文化傳承、民族團結進步與復興偉業。此次合作是我鄉推進校地協同、賦能民族團結事業的關鍵舉措,雙方將攜手探索實踐育人新模式,推動地方發展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菱塘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