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賡續紅色血脈,以新興科技技術助力紅色旅游,7月23日,江西財經大學井岡山VR科創團奔赴井岡山,開展紅色科技實地調研活動。他們以“VR系統云游井岡山”的創新模式,在革命圣地的歷史遺跡與現代科技的交融中,探尋紅色文化傳承的新路徑,讓井岡山的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生機。
革命圣地:VR鏡頭下的井岡山紅色故事
井岡山,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承載著無數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科創團成員們懷著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踏上了這片充滿歷史底蘊的土地。本次自主調研活動,團隊從象山庵啟程,沿著歷史的脈絡,他們依次走訪了紅四軍軍部舊址與龍江書院。團隊在出發前通過查詢文獻了解到相關紅色故事,在實地考察時,帶著紅色故事調研相關地點,對井岡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挖掘出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1927年11月上旬,毛澤東在象山庵主持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聯席會議,這拉開了革命根據地建設的宏偉序幕;1928年夏,紅四軍軍部遷至茨坪村,這里迅速成為革命的軍事指揮中心,指揮著千軍萬馬奮勇向前;1928年4月28日,毛澤東同志與朱德同志在龍江書院共商會師大計,凝聚并壯大了革命力量,為中國革命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站在這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地方,我仿佛能聽到當年先輩們的吶喊聲和戰斗聲,感受到他們為了理想信念不惜犧牲一切的堅定決心。”隊員朱子翔在學習感言中寫道。
科技賦能:全景記錄與導覽系統的創新實踐
在調研過程中,井岡山VR導覽系統成為了團隊的“得力助手”。科創團依托實地走訪收集的豐富歷史資料與場景信息,對導覽系統內容進行了全面補充和優化。在象山庵,他們將VR全景記錄與景點的歷史背景緊密結合,讓系統能夠精準呈現院落的布局和革命故事,使游客親身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龍江書院,融入全景素材后,用戶借助系統就能“漫步”在書院的回廊中,直觀感受革命舊址深厚的文化底蘊。
為了確保全景記錄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團隊成員們反復調試設備,精心選擇拍攝角度。他們用VR相機捕捉著歷史場景的每一處紋理,將紅色文化的珍貴記憶以數字化的形式永久留存。“這些全景照片和視頻不僅是紅色文化的珍貴資料,更是我們與先輩們跨越時空對話的橋梁。”隊員韓牧希說道。
這套不斷完善中的導覽系統,是調研成果的結晶,更成為了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橋梁。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讓更多人能夠借助科技手段“身臨其境”地觸摸歷史、感悟精神,為紅色文化的傳播拓寬了新的路徑。無論是身處井岡山當地的游客,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人們,都能通過VR導覽系統,領略到井岡山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
青春誓言:紅色科技傳承的時代擔當
“井岡山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將科技與紅色文化深度融合,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傳承井岡山精神。”江西財經大學井岡山VR科創團指導老師鄒俊在實地調研后會議中強調。
隊長徐瑞梓帶領隊員們梳理了井岡山紅色文化在歷史傳承、科技應用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并寄語隊員們:“要把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轉化為科技創新的動力,在服務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中彰顯青年人的時代擔當。”
隊員們表示,通過這次調研活動,他們深刻體會到了紅色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們將從井岡山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加強學習研究,不斷探索創新,賦予紅色文化新的時代內涵。
經過此次井岡山紅色科技實地調研,江西財經大學井岡山VR科創團成員不僅真切感受到革命圣地的精神力量,更探索出科技賦能紅色文化傳承的創新路徑。未來,團隊將持續深耕VR技術領域,推動紅色教育數字化升級,讓更多的革命舊址借助VR技術“活”起來,讓井岡山精神借助數字力量跨越時空,走進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