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院:“光影青途”隊深入調研鎮江北固山
2025年8月20日,為響應國家關于“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的號召,深化青年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認知與認同,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光影青途”暑期實踐團隊赴鎮江北固山開展實地研學活動。
北固山尋蹤,觸摸千年歷史文脈
8月10日清晨,南京財經大學“光影青途”實踐團一行四人前往鎮江北固山風景區。此行團隊將以“北固山歷史文化數字化保護”為調研主題,力圖通過實地考察,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采集北固山歷史建筑與自然景觀數據,為后續的文化數字化工作提供基礎素材,從而推動文化傳承,增強文化自信。
上午8時50分,團隊抵達北固山風景區入口。北固山,因地形險固得名,自古便是軍事要地與人文圣地。團隊成員迅速整理裝備,開啟登山之旅。沿途,他們仔細觀察山體走勢,結合地質圖,研究北固山形成的地貌特征,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探討其與古代軍事防御布局的關聯。
在攀登過程中,團隊成員深入探尋北固山歷史文化元素。甘露寺是重點考察對象之一,這座始建于三國的古寺,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同學們用專業測繪儀器測量寺廟建筑尺寸,記錄其風格特點,并通過高清相機、360度全景相機等設備,多角度拍攝寺內古跡。在多景樓,團隊成員站在樓前,回望歷史,結合古代詩詞與文獻資料,分析其在文人創作中的情感表達,探討其在長江文化帶的歷史地位。
圖為北固山內的甘露寺 肖靜攝
同時,團隊成員也在途中將他們觀察和測量過后所得到的數據及發現采用“時間切片”的方式一一記錄下來,以便更好的為后續文化數字化工作提供基礎素材,從而更好的保護北固山里的建筑,促進文化傳承。
當天14時40分,團隊攀登至北固山山頂的鐵甕城遺址。這座三國時期的古城墻遺址,是此次考察又一核心目標。團隊成員運用3D掃描儀等設備,對遺址進行全方位掃描和數據采集。在考察現場,同學們與當地文保專家交流,分析鐵甕城作為軍事要塞的防御體系,并結合史料,探討其在三國時期的重要戰略意義。
圖為鐵甕城遺址立碑 肖靜攝
此次北固山攀登實踐,歷時7小時25分鐘,行程86公里。團隊共采集影像資料1500余張,3D掃描數據52GB,拍攝視頻120分鐘,走訪當地居民12人,收集口述史資料3000余字。這些成果為后續的數字化保護和文化傳播工作提供了豐富且珍貴的一手資料,展現了南財學子用專業知識探索歷史文化的執著與擔當。
感悟與收獲:江風載古韻,步履叩文脈
此次實踐不僅是一次文化考察,更開啟了我們青年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的新起點。成員們彼此交流時,都提到了同一種感受:以前覺得“文化”是抽象的概念,可站在這里才懂,它是古人面對江山時的思考,是后人守護古跡時的用心,更是成員們此刻觸摸、觀察、感悟時的共鳴。這種跨越時空的呼應,讓團隊成員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成了文化傳遞鏈條里的一環,這種“參與感”,或許正是歷史現場最動人的饋贈。因此團隊成員表示,未來將從兩個維度深化實踐成果:首先是打造立體化傳播矩陣。團隊計劃將實踐所得的文字、影像和資料制作成短視頻、圖文推文等新媒體內容,通過微信朋友圈、B站、抖音等平臺傳播,以年輕化語言解讀北固山的歷史文化。同時,團隊將記錄和整理好北固山的數據資料,以便更好的為后續的數字化保護和文化傳播工作提供豐富且珍貴的一手資料。(通訊員:肖靜,許梓涵)
圖為團隊合照 孔欣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