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至7月6日,三江學院藝術學院(演藝學院)“藝塑”鄉韻舊物新生鄉村振興賦能團在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德勝村開展以“舊物賦能・鄉村美育振興”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活動通過設計旅游地圖、進行品宣設計、采風拍攝、舊物改造等方式,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圖為實踐成員和指導老師寇瀾曦合照 曹旭攝
一、探訪文化根脈,挖掘鄉村藝術靈感
實踐隊首站走進鎮江市殷氏宗祠。跟隨負責人的腳步,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一塊塊承載著家族歷史與傳統美德的牌匾讓實踐隊員們駐足深思。“這些牌匾不僅是文化符號,更能轉化為鄉村文旅的獨特印記。”實踐隊員也由此為靈感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將牌匾文字提煉設計成打卡印章。讓游客在游覽中感受文化傳承,同時為鄉村旅游增添互動趣味。
圖為實踐隊員在殷氏宗祠聽相關負責人講解 曹旭攝
圖為實踐隊員在黃墟民族先賢陳列館外 曹旭攝
圖為實踐隊員在黃墟民族先賢陳列館里聽講解 曹旭攝
下午,實踐隊走進鎮江市冷遹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深入了解
冷遹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冷遹先生的愛國事跡感人至深,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歷史照片,無聲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隊員們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與堅定信仰。這些
紅色記憶為實踐隊提供了鮮活素材,也以此為靈感填補文創缺失的空白。
圖為冷遹紀念館講解員在認真講解冷遹先生的生平事跡 韓瑞穎攝
隨后,實踐隊來到江蘇青銅博物館。在這里,不僅領略到青銅文物的歷史厚重感,更有幸近距離參觀青銅器的制作過程。古老的技藝在現代傳承者手中煥發新生,讓隊員們對本土文化的豐富內涵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拍照記錄素材 韓瑞穎攝
實踐隊在駐地整理當日素材時,決定以殷氏宗祠的、冷遹紀念館、江蘇青銅博物館的青銅為核心元素,繪制德勝村及周邊的特色旅游地圖。隊員們分工協作,將宗祠特色牌匾、紀念館建筑輪廓、博物館文物造型簡化為圖標,標注在地圖對應點位,既清晰呈現游覽路線,又讓文化符號成為地圖的獨特裝飾。
二、網格傳新知,融入鄉村日常生活
實踐隊隊員們化身“鄉村網格員”,挎起帆布包、拎上宣傳物料,跟隨基層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向村民宣傳預防邪教知識。通過發放宣傳冊、現場講解等方式,用通俗語言來表達,引導村民認清邪教危害,增強防范意識。
圖為實踐隊員出發前的動員會議 曹旭攝
圖為相關基層人員帶領實踐隊員了解網格員工作 韓瑞穎攝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向村民講解手冊內容 韓瑞穎攝
圖為實踐隊員分發宣傳帆布袋給村民 韓瑞穎攝
通過
“走進網格、了解網格、體驗網格”三部曲,將志愿服務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對網格化治理形成了立體化認知。田間地頭的每一個腳印,都在夯實基層治理的根基;細致入微的每一次走訪,都在累積治理成效的厚度。
三、牽手鄉村兒童,共繪舊物新生圖景
聚焦
“舊物新生”主題。實踐隊與鎮江市黃墟小學的10名學生開展活動。隊員們提前準備了玻璃瓶、廢舊輪胎、顏料、扭扭棒等材料,引導孩子們發揮想象:有的在瓶身繪制鄉村風光,有的則在輪胎上畫出動植物,甚至把心里的童話世界都畫出來!經過一個半小時創作,原本閑置的玻璃瓶變成了色彩斑斕的“花瓶”,插上扭扭棒花朵后,更顯童趣與創意。
圖為實踐隊員給予小朋友創作靈感 韓瑞穎攝
圖為實踐隊員教小朋友繪畫 韓瑞穎攝
輪胎經彩繪,被懸掛在農戶院墻上,成為花盆,為村容村貌增添了藝術氣息。原本廢棄的輪胎,現在成了家門口的“風景線”。
圖為實踐隊員與小朋友合照 韓瑞穎攝

圖為改造后的輪胎上墻全貌 韓瑞穎攝
四、創意促鄉土,設計成果展示
實踐隊繼續整合素材,制作并完善鄉村旅游地圖與相關文創產品,“藝塑”鄉韻舊物新生鄉村振興賦能團為其設計了十二款相關印章、一張手繪鄉村旅游地圖、一枚相關紀念幣。讓德勝村的“藝術蛻變”被更多人看見,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的文化動力。
(一)殷氏宗祠系列印章設計
“藝塑”鄉韻舊物新生鄉村振興賦能團以宗祠牌匾與宗祠里古風建筑為靈感設計,以簡潔明了的線條展現了傳統中式建筑風格和書法藝術。
圖為印章展示 王帥程攝
(二)手繪鄉村旅游地圖設計
“藝塑”鄉韻舊物新生鄉村振興賦能團選取德勝村、調研地點及其周邊著名景點,以衛星圖作為參考繪制出了“辛豐半日游手繪地圖”。
圖為辛豐半日游手繪地圖 王永好繪
(三)冷遹紀念館紀念幣設計
“藝塑”鄉韻舊物新生鄉村振興賦能團以冷遹紀念館建筑為主體圖案和冷遹先生投身“實業救國”,以實際行動踐行強國理想,創辦實業,促進經濟發展,為國家富強不懈奮斗為靈感設計兩款紀念幣。
圖為紀念幣設計稿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實踐覓真知。”三江學院藝術學院(演藝學院)“藝塑”鄉韻舊物新生鄉村振興賦能團在德勝村的實踐中,有走訪宗祠、紀念館的文化探尋,有向村民宣講防邪教知識的耐心付出,也有帶孩童改造舊物的歡笑互動。隊員們在田間地頭、古建院落間,真切觸摸鄉村肌理,既體會到基層工作的細碎,也感受到文化傳承的責任。
活動雖落幕,但團隊腳步不停。未來,團隊將繼持續與德勝村保持聯系,帶著在殷氏宗祠提煉的文化符號、冷遹紀念館汲取的紅色力量、舊物改造中踐行的美育理念,持續深耕鄉村振興,以藝術專長激活鄉村文旅,用青春力量講好德勝村的蛻變故事,讓美育之花在鄉土綻放,讓青春底色為鄉村振興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