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7月12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果樹專業研究生實踐團奔赴湖北正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圍繞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洪山菜薹”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和湖北省“鄉村振興荊楚行”的號召,踐行“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校訓精神。
實踐團隊成員一行與公司董事長鄭清華進行深入座談,聚焦洪山菜薹全產業鏈中的關鍵技術瓶頸展開討論。鄭董事長指出,目前產業最大痛點集中于“保鮮期短、季節性供應”等采后環節。隊員們結合果樹采后生物學、冷鏈物流及栽培生理等專業背景,提出多項切實建議,實現了從課堂知識到產業一線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在鄭董事長的帶領下,實踐團走進現代化種植基地,鄭董事長介紹,基地不僅引種優質瓜果豐富市場品類,更積極探索洪山菜薹與瓜類作物的輪作及生態共生技術體系,正在計劃引進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環境實時監測等現代農業技術應用,為實現洪山菜薹精細化、周年化生產提供核心支撐。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鄭董事長鼓勵同學們以“創新務農、科技興農”的視角重新看待農業,將理論知識與田間實踐緊密結合。隊長成家俊表示:“作為果樹專業學子,他們深知‘科技興農’不僅是專業責任,更是時代使命。洪山菜薹不僅僅是一種蔬菜,更是千年荊楚文化的載體。他們將持續攻關采后保鮮與品質調控,為傳統產業注入科技活力。”
本次實踐是華中農業大學“鄉村振興荊楚行”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動體現了果樹學科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育人路徑。華農學子以實際行動詮釋“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的理想信念,在扎根大地、服務鄉村的過程中,彰顯新時代農業學子的責任與擔當,真正讓校訓精神在科技興農的偉大實踐中綻放光芒。
文字|張琪 成家俊
攝影|正苒農業提供
審核|湖北省農科院 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