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激發青年使命擔當,7月8日,皖江工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依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8名學生骨干前往績溪家朋烈士陵園及英雄紀念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在緬懷先烈中汲取奮進力量。
當日上午,實踐團隊抵達莊嚴肅穆的績溪家朋烈士陵園。青山不語,豐碑矗立,全體成員身著統一服裝,懷著崇敬之情列隊于許家朋烈士紀念碑前。團隊代表及其隊友向紀念碑敬禮并拍照記存,鮮艷的緞帶與蒼翠的松柏交相輝映,寄托著青年學子對先烈的深切哀思。隨后,全體成員向紀念碑三鞠躬,并默哀三分鐘,寂靜的陵園里,每一次心跳都承載著對英雄的追思與敬仰。
在許家朋烈士紀念館內,泛黃的書信、斑駁的軍裝、珍貴的影像資料,將大家帶回了戰火紛飛的歲月。講解員:1953年7月,在石硯洞北山反擊戰中,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身負重傷的許家朋詳細講述了許家朋烈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勇事跡毅然用胸膛堵住敵人槍眼,以22歲的年輕生命為部隊開辟勝利通道。“原來英雄就在我們身邊,許家朋烈士用生命詮釋了信仰的力量!”同學們駐足凝視展柜中的勛章,難掩內心的震撼。
活動現場,學生社團聯合會此次活動負責人邵端陽帶領全體成員在英雄碑前默哀。陵園上空一片寂靜,同學們在心中向這些“最可愛的人”訴說著祖國如今的強大與繁榮。在互動交流環節,成員們踴躍發言,分享參觀感悟。“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更要將先烈精神融入日常學習,在專業領域刻苦鉆研,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使命。”一位同學感慨道。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是皖江工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生動實踐。活動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依托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學子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朱勝云 朱先慶 彭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