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識澆灌環保的種子 用互動催生行動的自覺
通訊員:惹尼伍呷莫
——西華大學“童心同夢”實踐團走進鳴鳳社區以趣促學培育綠色意識
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召,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8月20日,西華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童心同夢”實踐團走進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鳴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形式新穎的環保主題教育“三下鄉”活動。本次活動以“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為主線,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社區兒童的環保熱情,幫助他們從小樹立綠色低碳、垃圾分類的文明意識,為鄉村振興中的生態建設注入青春活力。
活動伊始,實踐團志愿者以精心制作的PPT和環保動畫為載體,圍繞環境污染現狀、危害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展開講解。內容覆蓋水資源保護、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等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話題,講解內容貼近日常生活,引發了孩子們強烈共鳴。志愿者們逐步引導他們認識到——“環保不只是大人的事,更應從自己做起”。
隨后的互動環節將氣氛推向高潮。在“垃圾分類飛行棋”環節,小朋友們分組競技,每前進一步都需準確回答垃圾分類問題,現場氣氛緊張熱烈,歡笑聲與思考并行。隨后的“垃圾分類保齡球”游戲中,孩子們通過擊倒印有不同垃圾的球瓶并進行正確分類,在運動中鞏固知識,提升反應與辨識能力。小朋友在玩樂中悄然掌握了許多垃圾分類要領,進一步加深了小朋友們對垃圾分類的理解。
活動還播放了環保教育動畫短片。視頻以擬人化手法展現“垃圾的旅程”,生動傳遞資源循環利用的意義。觀看結束后,孩子們踴躍舉手發言,分享節約用電、減少塑料使用等日常環保計劃,純凈而堅定的表達贏得全場贊許。
本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拓展了社區兒童的環保知識,豐富了鳴鳳社區兒童的暑期生活,更以輕松有趣的方式播撒了綠色生活的種子,為推進鄉村環保教育注入青春動能,體現了高校學子以實際行動服務基層、賦能鄉村教育的責任擔當。“童心同夢”實踐團表示,將持續開展此類富有意義的教育實踐,將更多優質教育實踐帶到鄉村和社區,為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持續注入青春動能。
——西華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童心同夢實踐團
2025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