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芷鈞 向寅 林彩玲 黃琬婷 鄭佳妮 周楚盈 莫婧宜)7月中上旬,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躍而聲·樂響廣師”突擊隊為深入了解客家山歌文化傳承現狀,專訪了河源市客家山歌傳承人丘雪云老師,聆聽她在堅守客家山歌傳承路上的故事與心聲。
圖為丘老師在演唱客家山歌
談及自己與客家山歌的緣分,丘雪云老師的眼中閃爍著別樣的光芒。“月光光,照廳堂,阿妹織布到天光……”丘雪云的山歌啟蒙源于母親哄睡的呢喃。1981年考進劇團開啟專業演繹,2003年到文化館深耕山歌推廣,退休后更全心投入傳承。早年間“非遺進校園”政策未推行時,她就已經在做這件事了,每周風雨無阻去學校、幼兒園免費教老師們唱山歌。2017年受邀到市文化館開培訓班,2018年到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開選修課學員學生們都是從一開始的寥寥數人增至課室滿堂。十余年來,她的公益教學足跡遍布河源市,當地人所言:
“整個河源,凡有客家山歌傳唱之處,問及歌者淵源,多是她的門下弟子。”
圖為調研組同學訪談丘老師
在堅守傳承的過程中,丘雪云老師并非一帆風順。隨著時代的發展,愿意靜下心來學習和聆聽客家山歌的人越來越少,于是為讓山歌貼近時代的發展,她大膽在山歌的節奏、配器上創新,融入現代器樂甚至電子DJ元素,還借網絡平臺擴大傳播。同時,她自費赴偏遠山區調研,挖掘老藝人唱腔,手寫曲譜存檔,守住傳統根脈。退休十余年來,除常態化授課,她還帶學生到各地演出,讓山歌流淌在河源角落。
圖為調研組的同學們與丘老師的合影
通過此次專訪,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音躍而聲・樂響廣師”突擊隊的成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客家山歌文化的傳承現狀,更被丘雪云老師那份對客家山歌的執著與熱愛所深深打動。他們表示,將盡自己所能,為客家山歌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貢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