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曹雨凡)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近日,滁州學院組織多支實踐團隊奔赴基層一線,開展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深入鄉村、社區、企業,通過理論宣講、科技支農、教育關愛、文化調研等形式,以實際行動服務地方發展,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理論宣講進鄉村,紅色基因潤民心
由滁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組成的“星火宣講團”走進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鎮,通過“板凳課堂”“田間微黨課”等生動形式,向村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及鄉村振興政策。隊員們結合當地發展實際,用方言土話解讀惠民舉措,并走訪老黨員聆聽紅色故事,將理論宣講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青年要把課堂所學帶到群眾中去!”團隊負責人張同學表示。
教育關愛護成長,暖心支教遞希望
在定遠縣蔣集鎮小學,滁州學院“童心筑夢”支教團的志愿者們開設了國學誦讀、美術手工、安全教育等特色課程,為留守兒童送去陪伴與知識。團隊還聯合當地婦聯開展“家校共育”座談,發放自編的《鄉村兒童心理健康手冊》。“孩子們的笑臉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支教成員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
據悉,滁州學院今年共立項省級重點團隊8支、校級團隊42支,千余名學子參與“三下鄉”活動。校團委書記表示:“學校始終鼓勵青年扎根基層‘大課堂’,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推動社會實踐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通訊員:曹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