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生所系:以青春回應健康關切
在 “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的藍圖里,重大傳染病防控始終是民生保障的關鍵課題。結核病作為全球高發的傳染病,至今仍在我國存在傳播風險,而公眾防控意識薄弱、科學認知不足的現狀,正成為阻礙健康屏障構建的民生痛點。
作為新時代青年學子,東大外院以政策為指引、以民生為導向,組建起一支結核防治志愿宣講團,讓專業知識走出校園,把健康防線筑進社區,用青年行動回應 “預防為主” 的公共衛生戰略號召。
二、聚力同行:一支深耕民生的青春隊
2025 年盛夏,東大外院結核防治宣講團迎來第三個實踐年頭。這支隊伍由外國語學院、醫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 8 名本碩學子組成的隊伍,不同學科的力量在此交融,形成獨特的社會實踐模式。他們深知,結核病防治從來不是單一的醫學問題,而是需要社會各方參與的民生工程。他們的目標由此誕生——用青年智慧鏈接專業資源與民生需求,讓防治知識真正走進百姓生活。
三、深耕沃土:把健康種子播向四方
(一)前期準備
宣講團8名成員共分為前期準備組、實踐組和宣傳組,推動本次宣講實踐有序進行。在實踐前期,實踐組成員設計了《肺結核病防治調查問卷》,并由團隊成員轉發傳播,調研目前大眾對結核病的了解情況。
圖-調查問卷部分題目
隨后,宣傳組成員為團隊設計出了精美的結核防治三折頁和團隊海報。這些前期準備沒有停留在紙面,而是成為后續行動的 “導航圖”
圖-團隊設計的三折頁、海報
(二)社區宣講
2025 年 7 月 11 日早上,東大外院結核防治宣講團成員張文敏和馮艷,在東南雨花敬老齋為老年人開展結核防治公益講座。宣講前,她們與老人交流,發放提前準備的結核防治三折頁并簡單講解。宣講中,從結核病基礎認知講起,介紹其俗稱 “癆病”,肺結核占病例 90%。針對老人認為 “結核病是不治之癥” 的誤解,用 “規范治療可治愈” 的結論打破擔憂,還結合林黛玉等歷史人物病例,說明其并非現代罕見病,引導正視威脅。關于傳播途徑,成員解釋傳染性患者咳嗽、咳痰排出結核菌,健康人吸入可能被感染,1 名患者平均傳染 15 人,提醒老人注意防護,出現咳嗽咳痰超 2 周、咯血等典型癥狀,需及時通過胸透、痰涂片等檢查確診。預防上,建議老人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當鍛煉增強抵抗力,戒煙限酒,同時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此次講座讓老人們全面了解防治知識,明確科學認知與實際應對方向,切實增強防護意識,為守護老年健康筑牢防線。
圖-南京雨花敬老齋宣講
(三)返鄉宣講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在前期問卷調研結束后,宣講團成員對問卷結果進行了分析,馬不停蹄地前往不同省、市、自治區開展宣講。8 人的足跡延伸至多個省份的社區、街道。
1.重慶市萬州區宣講
7 月 14 日上午 9 點,東大外院宣講團成員周思琴回到家鄉重慶萬州區,在尖峰嶺社區變維廣場開展結核防治宣講。此時廣場正值人群聚集,她帶著宣傳單主動走向休息的居民。宣傳前的詢問讓她發現,居民雖知道結核病,卻缺乏深入了解。于是她細致講解結核病的癥狀、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著重強調藥物治療需遵循 “早期、適量、聯合、規律、全程” 原則,以及活動性結核至少 6 - 9 個月的治療周期。她還分享了朋友因肺結核留級但早發現后 3 個月痊愈的經歷,提醒大家重視學校開學時的胸部 X 線檢查。居民們聽得認真,紛紛點頭回應。此次宣傳讓居民不僅知曉自身是否患病,更懂得了預防和治療方法,切實提高了對結核病的關注度。
圖-重慶萬州區宣講
2.湖北省荊州市宣講
7 月 12 日,東大外院宣講團成員朱欣怡在湖北荊州的小區開展肺結核防治宣傳。她采用面對面講解、發放宣傳單和答疑的方式,面向老中青全群體進行科普。她詳細介紹肺結核的傳播途徑、長期咳嗽、低熱等典型癥狀及預防方法,反復強調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的重要性。針對老年人和兒童,她重點講解佩戴口罩、勤通風等實用防護措施。宣講中,她發現居民防治意識不足,很多常識被忽略,便用通俗的語言著重講解癥狀、治療和預防知識。居民們恍然大悟,有位大媽說:“原來咳嗽超過兩周要警惕啊,這知識太實用了。” 活動發放 20 余份宣傳冊,糾正了錯誤觀念,強化了易感人群的防護意識。

圖-湖北荊州市宣講
3.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宣講
7 月 8 日,東大外院宣講團成員王羅鍇在江西安福開展肺結核防治宣傳,聚焦婦女、中老年人及青少年這些易感人群。首站他來到村委會,與婦女主任深入交流,強調兒童結核病早期癥狀識別和孕婦防護要點,還委托村委會通過婦女小組微信群擴散宣傳,強化家庭防控能力。下午,他前往村中老年人娛樂中心,面對面為中老年人和附近青少年宣講。他系統闡釋結核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以及持續咳嗽、低熱等典型癥狀,著重強調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說明出現癥狀要及時做痰液檢測和胸部影像學檢查,且規范治療治愈率高。活動發放 20 余份宣傳冊,讓村民了解了預防辦法,提高了關注度。這場靶向宣講用鄉音傳遞科學,效果顯著。

圖-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宣講
4.重慶市南岸區宣講
2025 年 7 月 14 日傍晚,東大外院宣講團成員唐嘉淇在重慶南岸區云滿庭社區開展 “科學認知結核病,健康生活每一天” 主題宣傳。因當地氣候炎熱,居民多在日落后出門,她選擇在小賣部門前宣講,這里來往居民較多。她先發放《結核防治知識三折頁》,通過交流了解到居民對結核認知匱乏、防護意識弱。于是她從常見的肺結核講起,介紹其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在通風不良、人員密集處更易傳播,一名傳染性患者可傳染 15 人。她提醒居民出現咳嗽咳痰超兩周等癥狀要盡早檢查,強調堅持治療原則絕大多數患者可治愈。宣講歷時近一小時,發放 14 份宣傳頁。居民們稱贊講解通俗實用,還表示要提醒家人,此次活動增強了居民自我防護意識。

圖-重慶市南岸區宣講
5.云南省紅河州宣講
7 月 11 日,東大防核宣講團老成員曹琛在云南紅河州開展防核宣講。鑒于當地老年人口多且是結核病主要易感人群,他改變 “廣撒網” 策略,主攻老年人。考慮到老年人常去社區周邊小商鋪,他將此設為宣講場所,提前與老板溝通并獲支持。宣講時,老年人陸續到來,曹琛熱情邀請他們參與,通過問答互動、案例分析提高積極性,耐心解答問題。結合老年人特點,他介紹了每天開窗通風、勤洗手、加強營養、適當鍛煉等實用預防方法,還發放《結核防治知識三折頁》和口罩等小禮品。老人們紛紛表示,以前不知持續咳嗽可能是肺結核信號,現在會留意,出現癥狀及時就醫,對肺結核的認知清晰了許多。

圖-云南紅河州宣講
6.江蘇省鎮江市宣講
7 月15日,東大外院結核防治宣講團成員張文敏來到江蘇省鎮江市,在京口區正東路街道和江蘇大學后街開展宣講活動。她先走訪了正東路街道辦事處,與工作人員溝通后,在街道附近向居民進行宣傳。成員們向過往居民發放精心制作的《結核防治知識三折頁》,面對面向大家講解結核病的傳播途徑、典型癥狀以及預防措施。
隨后,張文敏前往江蘇大學后街,這里商鋪林立,人流量大,有不少學生和商戶。成員們走進各家商鋪,向店主和顧客普及結核防治知識,同樣發放了三折頁。同時,她還積極推廣團隊的公眾號,告訴大家公眾號里有更多詳細的結核防治內容,鼓勵居民和商戶關注,方便隨時查閱學習。
在宣講過程中,不少人表示之前對結核病了解不多,通過這次宣傳學到了不少實用知識。此次活動,不僅通過面對面宣講讓大家對結核防治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還借助公眾號擴大了宣傳范圍,讓更多人能夠獲取相關知識,進一步提升了大家對結核病的防范意識。

圖-江蘇省鎮江市宣講
(四)線上宣傳
在線下宣講的同時,東大外院結核防治宣講團線上宣傳也持續發力,在團隊公眾號“守護健康 志愿有我”中特設三大欄目,“結核科普全知道”系統解讀結核病病理、傳播途徑與防治要點,從基礎癥狀到治療周期,用通俗語言普及專業知識;“防澇前沿觀察”結合國家政策,幫助大家快速理清現有的結核治療高新技術;“結核誤區粉碎機”直擊 “結核病不治之癥”“傳染性極強無法防范” 等謠言,用權威數據和醫學結論澄清認知偏差。團隊已發布推文 20 篇,涵蓋政策解讀、謠言破除、知識科普等內容,形成一站式健康指南。同時,小紅書、抖音、微博等平臺同步更新團隊日志,記錄宣講實況、成員感悟與防治小知識,用鮮活形式擴大科普覆蓋面。

圖-團隊公眾號
四、青春答卷:在民生中書寫擔當
這場跨越千里的宣講,最終沉淀為看得見的成果:覆蓋多個人群的科普活動,讓 “早發現、早治療” 的理念落地生根。更重要的是,這支隊伍用行動證明:當代青年既能在實驗室鉆研學問,也能走進社區回應民生。防治結核的志愿路上,青年始終是最堅定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