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死亡教育社會普及程度調研寒假社會實踐團新聞稿
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響應中南大學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號召,本實踐團以“中國死亡教育的社會普及度”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及調研活動。

實踐團團旗

實踐團成員合影
死亡教育是一個當代社會亟需研討的論題,有以下三點原因。其一,我國已進入老年型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工作的喪失、生理機能的減退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均使得老年人承受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很多老年人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死亡教育讓他們學會調適不健康、趨向死亡的心理,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可從容地面對死亡。其二,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都經歷了一次對生死的觀念大更新,此時談死亡教育正當其時。其三,死亡教育也是破除迷信和提高素養的教育,是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需要,也是人生觀教育的組成部分。面對生死問題逐漸增多的這樣的一個社會,死亡教育對死亡及瀕死的正確了解和調試、以及充分認識生命的本質是非常必要的。
2022年12月20日,本實踐團舉行第一次會議,由于疫情原因,采取線上會議進行。本次會議中協商決定了本實踐團活動名稱,負責人介紹了實踐活動流程,成員商定了主要活動方式方法,大致分配了成員任務。會議商定:本實踐團命名為中南大學死亡教育社會普及程度調研寒假社會實踐團,調研主體分為三部分:線上問卷調查、線下采訪以及死亡教育基地參觀。通過本次會議,增強了成員凝聚力,明晰了實踐方法與任務,為進一步開展實踐調查奠定了良好基礎。
12月24日,線上問卷星制作完畢,成員通過微信、QQ、微博等方式轉發問卷星,截止2023年2月10日,共收集255份有效問卷結果。其中,男性受訪者70人,占31.11%,女性受訪者155人,共占68.89%。15歲-24歲人群以95.11%的比例占調查結果大多數;12-15歲人群占0.89%、25-30歲人群占21.78%、30-60歲人群占2.22%。在對死亡教育的認知度這一項,64%的受訪者對死亡教育的知識不太了解,5.33%的人表示很不了解,29.33%的人表示比較了解,只有1.33%非常了解。同時,近60%的受訪者表示,應該從小學或初中階段開始開展死亡教育,也有8%的人認為從啟蒙時期就應該開展死亡教育。結果顯示,很多人對當前社會死亡教育普及程度不滿意,也希望盡早、全面開展相關教育工作。

問卷調查部分結果
與此同時,2023年1月初,成員在家鄉各自進行了線下采訪,采訪對象包括學生、家長、老師及地方教育機構工作人員領導等,對象廣泛,基本涵蓋了死亡教育覆蓋和影響的各個層面。結合調查結果,本實踐組對死亡教育的普及度提高提出了相關建議,如國家政策支持、構建死亡教育體系、支持死亡教育相關影視和文化作品創作推廣、整合社會資源,建設更多安寧和緩醫療機構、加大對農村和西部傳統觀念的積極引導等。


成員采訪視頻
2月27日,實踐團成員前往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數字博物館和教學基地切身體驗死亡教育。作為中國首個開設現代殯葬教育的高等教育學院,長沙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擁有完整成熟的殯儀專業教學經驗,建立了規模相當的殯儀數字博物館。學院肖老師帶領成員們詳盡參觀和體驗了相關博物和設施,講解了中國近現代殯葬行業的發展,借助數字化設備,成員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殯葬禮儀和特點。通過實地參觀,成員們收獲頗多,不僅對現代殯葬行業的發展有了認識,還了解到了中國從古至今殯葬文化的發展和演變以及國外殯葬禮儀的特點。通過本次參觀,成員們切身體驗了一次生動的死亡教育課,增強了成員們對死亡的認知,進一步加深了增強死亡教育社會普及度的愿望。





參觀剪影
以上主要活動開展的同時,本實踐團開通了名為“岳麓暖陽”原創公眾號,旨在發布死亡教育相關介紹文章以及本實踐團活動流程與感想。開通了同名微信視頻號,意在上傳線下采訪視頻和死亡教育相關科普視頻。兩個媒體宣傳賬號為發布宣傳本實踐團相關內容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本次實踐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宣傳平臺。

本實踐團公眾號


本實踐團視頻號及其瀏覽量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本實踐團向社會傳播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讓更多人了解到了死亡教育的形式和特點。同時,我們發現,死亡教育在中國的社會普及度極低,多數人對死亡教育認知較少,對死亡沒有特別正確理性的認識。因此更需要引導人們對生死進行思考,理解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從而樹立科學、合理、健康的死亡觀;使人們正確地認識死亡的各種表象、情境和反應;消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焦慮等心理現象,教育人們坦然面對死亡;使人們思索各種死亡問題,學習和探討死亡的心理過程以及死亡對人們的心理影響,為處理自我之死、親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懂得尊重、維護和不傷害他人的生命;了解死亡的原因、預防與延緩死亡的措施;勇敢地正視生老病死的問題,加深人們對死亡的深刻認識,使更多的人認識到人生包括優生、優活、優死三大階段,并將這種認識轉化為珍惜生命、快樂地度過一生。
同時,通過親身參與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了解了社會實踐的方法、流程、采訪要點,提升了團隊合作力,積累了實地采訪、信息搜集、資料整合、文案編寫、ppt制作,匯報演講等許多經驗和能力,為今后大學生活和社會生活積淀了深厚經驗。
也許對于死亡與人生,人們懼怕過、逃避過、痛恨過、迷茫過。但人生這本書,總要翻到最后一頁;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珍惜當下永遠是最優解。對于人生與死亡,我們應該不去逃避、樂觀面對、正視生死。生與死,是永恒的哲學命題。向死而生,為生命賦能!“岳麓暖陽”社會實踐團正通過死亡教育及殯葬文化的調研,引導更多的人轉變觀念,關注死亡教育!關注社會發展,承擔社會責任,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