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起,“淄礦精神”社會實踐調研團先后走進淄博市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濰坊市王盡美故居及濟南市山東中共早期歷史紀念館等地,開展“紅色足跡尋初心,綠色使命擔未來”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探尋紅色礦區的精神密碼,為新時代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凝聚青春力量。
在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實踐團成員通過聆聽礦工抗日武裝保家衛國、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結合專業特色深入分析了抗戰時期礦區資源在支援革命、保障戰略供給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明晰了資源開發與時代使命的緊密關聯。
走進王盡美故居,成員們循著歷史足跡,深入了解這位中共“一大”代表如何將馬克思主義思想播撒到山東工礦區域,如何在礦工群體中點燃革命火焰的動人故事,對老一輩革命家“盡善盡美唯解放”的初心誓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濟南市山東中共早期歷史紀念館,實踐團通過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幀幀歷史影像及生動的場景復原,系統學習了山東黨組織在工礦運動中發揮的引領作用。團隊重點梳理了中共早期領導人組織淄博、棗莊等地礦工開展革命斗爭的歷史脈絡,深刻體悟到“紅色礦區”精神中蘊含的艱苦奮斗、勇擔使命的核心內涵。“礦工不僅是工業發展的基石,更是革命的火種。”參觀結束后,隊員們發出由衷感慨。
此次實踐活動將思政教育與專業實踐深度融合,讓成員們在追溯紅色歷史中筑牢初心,在結合專業分析中明確使命,生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責任擔當。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將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牢記王盡美等先驅的奮斗誓言,在資源與環境領域刻苦鉆研、積極實踐,為推動綠色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撰稿:毛航、趙佳佳 攝影:“淄礦精神”實踐調研團 指導老師:趙佳佳,蔣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