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延安精神,西安財經大學管理學院“紅色血脈薪傳隊”于2025年暑期起赴延安等地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通過宣講調研、參觀學習、實地走訪等形式,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歷史,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
宣講"兩彈一星"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團隊在延安寶塔區中石油小學校內及柳林鎮燕溝社區開展了"兩彈一星"精神主題宣講活動。宣講以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的感人事跡為主線,生動詮釋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內涵。隊員們通過互動問答、故事分享等形式,讓聽眾深刻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為國奉獻的崇高品格,激發了青少年和社區居民的愛國熱情與報國之志。宣講現場氣氛熱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調研紅色文化,傾聽群眾心聲。團隊深入延安當地社區和鄉村,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調研黨員群眾對紅色文化的認知與傳承情況。調研發現,當地群眾對延安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有著深厚的情感認同,但也存在年輕一代對紅色歷史了解不足的問題。團隊結合調研結果,提出了加強紅色教育、創新宣傳形式等建議,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實踐參考。
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重溫崢嶸歲月。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隊員們通過大量珍貴文物、歷史照片和復原場景,系統學習了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輝歷程。從紅軍長征勝利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從大生產運動到整風運動,延安精神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孕育形成。團隊成員駐足凝視《論持久戰》的手稿、南泥灣開荒的農具等展品,深刻體會到“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的延安精神內核。
探訪楊家嶺革命舊址,感悟初心使命。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團隊參觀了中共七大會址、毛澤東等領導人舊居。狹小的窯洞、簡樸的陳設,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到革命先輩在物資匱乏條件下矢志不渝的革命意志。在七大禮堂前,大家回顧“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的歷史意義,深刻理解“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等黨的優良作風。
踏訪南泥灣,體悟艱苦奮斗精神。“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團隊來到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通過墾荒工具、歷史影像等資料,重溫了“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奮斗史詩。隊員們走進田間地頭,了解南泥灣從“爛泥灣”變為“陜北好江南”的奇跡。在黨徽廣場,團隊重溫入黨誓詞,并開展勞動實踐,以實際行動踐行“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
此次“三下鄉”活動通過沉浸式學習與實踐,讓青年學子在紅色沃土中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洗禮。作為新時代青年,西財學子要將‘兩彈一星’精神和延安精神轉化為刻苦學習、服務社會的動力,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未來,團隊將繼續通過宣講、調研等形式擴大實踐影響,激勵更多學院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通訊員:郭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