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合作醫療根脈,傳承醫者奉獻精神
(通訊員 張粵 王欣睿 譚海霞 辛子恒)8月27日,為探尋中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脈絡,傳承醫者奉獻精神,三峽大學基礎醫學院“醫路傳承”實踐隊奔赴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樂園村,在合作醫療發源地紀念館與覃祥官醫生故居開展實踐活動。
在第三代村醫傳承人李發從引領下,實踐隊走進合作醫療發源地紀念館,館內陳列著20世紀60年代的聽診器、出診包等承載著基層醫療往事的老物件。李發從介紹,1966年覃祥官以“三土四自”模式在樂園村試點合作醫療,讓村民花1元繳費、5分掛號看病,1968年獲《人民日報》推廣,三峽大學醫學院教授艾壽坤、彭恢璟也曾在此支醫十年助力基層醫療事業發展。這段基層醫療發展歷史,是青年肩負醫者擔當、踐行“服務人民、回饋社會”的生動教材,激勵更多人傳承合作醫療初心,投身基層醫療事業,續寫守護人民健康的民生篇章。
參觀尾聲,實踐隊在“百草園”前開展討論。李發從指著園中草藥說:“這些草藥曾救過鄉親,現在要教年輕人識藥,傳承得靠新一代。”實踐隊成員紛紛感慨覃醫生用行動詮釋“醫者仁心”,大家必定會傳承“紅醫”精神,讓更多醫學生了解基層醫療價值,未來用專業知識為鄉村醫療注入新活力。這場討論讓實踐隊員堅定信念,立志成為合作醫療精神的傳承者與基層健康的守護者。
此次活動,實踐隊從紀念館的歷史回溯,到故居的精神傳承,深刻觸摸到合作醫療的“根”與“魂”,實踐隊成員領悟到醫者奉獻的精神內核,堅定了他們以專業服務基層的信念,為新時代青年醫學生接續傳承合作醫療精神、守護民生健康注入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