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本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大棚里的作物綠得發亮,田埂邊沾著泥的膠鞋排成一排——在這里,“知道”和“做到”之間,只隔著一句“我來幫你”。當城市里的孩子埋頭題海時,這群留守兒童的課后輔導藏在玉米稈沙沙的響動里;當談論鄉村振興時,他們的答案寫在掰開毛豆時濺出的汁水上。“知行鄉助”不是口號,是搬起廢木時蹭過的泥水,是陪伴孩童時溫暖的時光,是老人聽懂詐騙套路后恍然的笑。跟上來,有些路,得踩進土里才算數。
初探“蔬”情世界,大棚里邂逅百蔬園。
2025年6月26日,在劉大營村,村干部帶領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學子參觀大棚。田間大棚種植著玉米、番薯等多種作物,還驚喜發現“陽光玫瑰”,并幫助他們采摘辣椒。村干部詳細介紹種植管理、生長周期等知識,并提到作物成熟后將通過村里收購站,借助抖音等平臺銷往各地。
參觀田間大棚(攝影:孫新科)
道路清障展風采,廣場換新新作為。
次日,同學們隨村干部參觀大棚途中,遇枯樹干橫路阻礙通行。隊員憑借身高優勢,主動承擔搬運難度較大的部分,眾人喊著號子、相互協作,合力移開枯樹,讓原本堵塞的道路恢復暢通。之后,村干部組織村民與志愿者清理村內廣場雜草,大家手持工具,仔細鏟除綠化帶縫隙中的雜草,不放過任何一處衛生死角,讓廣場面貌煥然一新。驕陽下,同學們沾滿泥土的雙手、汗濕的衣衫,都是青春最美的印記。他們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建設,彰顯新時代青年擔當。
眾人合力搬運枯樹(攝影:孫新科)
知識護航,安全筑網暖鄉村。
活動最后一天,團隊兵分兩路服務鄉村。一組同學走進村小學,耐心輔導小學生課業,講解知識要點,助力孩子們攻克學習難題;另一組同學逐戶走訪,開展防溺水、防電詐宣傳,通過案例剖析等方式,提升村民安全意識,還幫老年村民下載反詐APP。同學們以務實行動贏得村民認可,詮釋青春擔當。
防溺水、放電詐宣傳(攝影:王建明)
安徽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子們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關注鄉村發展,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助力鄉村振興。
與村委干部合照留念(攝影:孫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