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至30日,安徽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艾心筑夢"志愿服務團前往安徽省阜陽市馬樓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該團隊由7名計算機專業學生組成,通過教育幫扶和產業調研相結合的方式,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8月26日上午,志愿服務團抵達馬樓村,與當地30余名小學生在村委活動室舉行了破冰活動。志愿者們準備了五子棋、象棋、跳棋等各類棋具,通過趣味游戲迅速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大學生哥哥姐姐們很有耐心,一步一步地教我下象棋的技巧,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么有趣的智力游戲。"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興奮地說道,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志愿者與孩子們開展趣味活動。侯憶羅供圖
針對馬樓村地勢低洼、易發內澇的特點,志愿者們精心準備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課。通過模擬演練和實操教學,孩子們掌握了基本的水上自救技能。"這些知識很實用,以后去河邊玩耍時就知道該怎么保護自己了。"參加培訓的馬小娟同學表示。
次日上午,志愿者們帶領孩子們來到村里的農家書屋。書屋內陳列著各類圖書,從兒童繪本到農業技術,種類豐富。志愿者們耐心地陪伴在孩子們身邊,幫助他們挑選合適的讀物,解答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我很喜歡看科普類的書籍,志愿者姐姐不僅陪我一起閱讀,還幫我查閱了很多不懂的科學知識。"一名扎著馬尾辮的小女孩興奮地展示著她的讀書筆記,筆記本上工整地記錄著她的閱讀心得和收獲。

志愿者在農家書屋陪伴孩子們閱讀。侯憶羅供圖
下午的手工課上,志愿者們準備了五顏六色的折紙材料,耐心地教導孩子們折紙技巧。一雙雙小手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巧妙地折疊出紙飛機、千紙鶴等各式各樣的手工作品。隨后,孩子們來到操場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紙飛機大賽。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紙飛機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的笑容。
產業調研環節,志愿者們實際探查尋訪。在艾草種植基地,服務團隊員們邀請相關負責人填寫艾草種植相關問卷,志愿者們認真記錄,并不時提問。計算機專業的葛佳驛同學在調研中發現,當地艾草產品的包裝設計相對簡單,銷售渠道也較為傳統。"我們可以利用專業知識,幫助村民設計更吸引人的產品包裝,建立電商銷售平臺,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拓展銷售渠道。"他的建議得到了基地負責人的積極響應。

志愿者在艾草基地調研考察。吳心茹供圖
走訪過程中,志愿者們還注意到村里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存在困難,便主動開展"數字助老"活動。70歲的馬大爺在志愿者幫助下,第一次成功與在外打工的兒子視頻通話:"這些孩子真不錯,教會了我用手機看新聞、打視頻,以后聯系兒子就方便多了。"
五天的實踐活動讓志愿者們深有感觸。"這次經歷讓我體會到專業知識在鄉村振興中的實際應用價值。"志愿者侯憶羅表示,團隊將根據調研數據,為馬樓村艾草產業撰寫電商營銷方案,并持續提供技術支持。

實踐團隊在當地黨群服務中心合影留念。侯憶羅供圖
馬樓村黨總支書記馬顏瑞對實踐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大學生們帶來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術,更是發展的新思路。期待與安徽理工大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安徽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院將繼續鼓勵和支持學生開展此類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通訊員桂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