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學廣東企航實踐團
深耕佛山產業沃土 奏響就業創業青春強音
記者:張毅 廣東企航實踐團
通訊員:鄭才富 廣東企航實踐團
七月的佛山,驕陽似火,卻擋不住青年學子探索實踐的腳步。近日,西南石油大學廣東企航實踐團一行 8 人,奔赴廣東省佛山市下亨田工業區開易服裝配件有限公司,開展為期 3天的 “三下鄉” 暑期就業創業實踐活動。團隊以 “走進產業一線、探尋創業路徑、提升就業能力” 為目標,在企業實踐中收獲成長,用專業服務為地方產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成為工業區里一道靚麗的青春風景線。
出發前:室內召開“安全+實踐要求”會議
沉浸式體驗:在車間與工位間觸摸行業脈搏
“以前在課本里學過‘供應鏈管理’,今天在車間跟著師傅清點配件庫存,才真正明白理論和實踐的差距!” 實踐團成員黃俊哲一邊記錄著服裝紐扣的倉儲數據,一邊興奮地和隊友分享感悟。為了讓成員們全方位了解服裝配件行業,開易公司特意制定了 “輪崗實踐計劃”,從生產、研發到銷售,每個崗位都安排了經驗豐富的企業導師帶教。
在生產車間,成員們戴上手套、穿上工裝,親手操作小型注塑機,體驗服裝拉鏈頭的制作流程。“看似簡單的拉鏈頭,要經過 12 道工序,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產品質量。” 負責帶教的車間主任吳周慧耐心講解,還現場演示了如何通過調整參數提升產品合格率。實踐團成員們認真記錄操作要點,主動提問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短短幾天就從 “門外漢” 變成了能協助師傅完成基礎操作的 “準技工”。
研發部門的實踐同樣充滿挑戰。面對企業正在研發的 “環保型服裝輔料” 項目,實踐團成員結合學校化學工程專業知識,協助技術團隊測試新型環保材料的耐磨損度和耐高溫性。“我們用實驗室學到的數據分析方法,整理了 20 組測試數據,為研發團隊優化配方提供了參考。” 團隊成員陳景泰說,這種 “理論 + 實踐” 的合作模式,讓他對 “科技賦能產業”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精準化服務:用專業智慧破解企業發展難題
“企業目前的倉儲采用傳統人工記賬方式,不僅效率低,還容易出現數據誤差。” 在與開易公司管理層的座談會上,實踐團團長張毅提出了自己的觀察。經過一周的調研,團隊發現企業在倉儲管理和青年人才儲備方面存在短板,隨即成立專項小組,結合專業知識制定解決方案。
針對倉儲管理問題,團隊查閱大量物流管理案例,設計出 “智能化倉儲調度方案”。他們利用 Excel 搭建簡易庫存管理表格,分類標注不同型號的服裝配件,還制作了可視化庫存看板,方便倉庫人員實時查看貨物數量和存放位置。“按照這個方案,我們昨天試點盤點了一批紐扣配件,時間比以前縮短了近 20 分鐘!” 倉庫主管張輝高興地說,后續企業計劃在此基礎上引入專業倉儲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效率。
圍繞 “青年創業與人才吸引”,實踐團成員分頭行動:有的查閱佛山市人社局發布的創業補貼政策,有的走訪下亨田工業區管委會了解產業扶持措施,還有的對接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收集畢業生求職需求。最終,團隊整合各方信息,編制出《服裝配件行業青年創業指南》,不僅詳細列出了佛山本地的創業補貼申請流程、稅收優惠政策,還針對行業特點提出了 “小型輔料加工廠創業方案”“電商直播銷售創業路徑” 等具體建議。
“這份指南太實用了!我們正計劃鼓勵內部員工創業,開發細分輔料產品,這些建議正好能用上。” 開易公司吳周慧科長拿到指南后,當即安排人力資源部門組織員工學習,還邀請實踐團成員為員工開展創業政策解讀講座。
長效化聯動:搭建產教融合實踐新平臺
“這次實踐不僅讓學生們增長了見識,也為我們企業帶來了新的思路,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在實踐總結會上,吳周慧科長主動提出,希望與西南石油大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設立 “就業創業實踐基地”。實踐團指導老師伍悅當即回應:“我們會把企業的需求納入學校實踐教學計劃,未來將組織更多不同專業的學生來這里實踐,還可以聯合開展科研項目,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為了讓更多同學分享實踐成果,實踐團還拍攝了《佛山實踐 vlog》,記錄成員們在企業的日常,通過學校官方視頻號發布。此外,團隊還整理出 1.2 萬字的實踐報告,詳細分析服裝配件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為學校優化相關專業課程設置提供參考。
“這個夏天,我們在佛山的實踐不僅是一次簡單的‘下鄉’,更是一場關于成長、責任與夢想的修行。” 實踐團成員們表示,未來他們將帶著在實踐中收獲的知識和勇氣,在就業創業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也期待能有更多青年學子走進產業一線,在服務地方發展中實現青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