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李鳳梅/文
為積極響應國家“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戰略部署,探索新時代美育工作的創新路徑,7月14日至7月22日,廣東藝術職業學院“乘月使者”社會實踐隊走進樂昌市鳳凰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光影共生計劃”美育活動。此次活動以光影為媒介,通過實踐創作課程、社區藝術活動、燈光展覽等多種形式,為當地孩子們帶來了一場藝術與科技的盛宴。
光影啟航,共筑美育夢想
7月14日正午,“乘月使者”社會實踐隊抵達樂昌市鳳凰小學。指導老師秦念峰攜隊員與校方領導舉行了實踐對接會,隊長王慧詳細闡釋了“光影共生計劃”的實施方案與預期目標,并對校方提供的實踐平臺表示衷心感謝。會后,校方特別安排師生共赴校園桃李園,采摘樂昌特產鷹嘴桃,拉近了實踐隊與孩子們的距離。
寓教于樂,激發創意潛能
活動首日,隊員們以飽滿的熱情迎接孩子們的到來。啟航會上,隊長王慧通過生動的PPT展示了未來七天的課程安排,孩子們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副隊長何鑫文和李鳳梅帶領大家玩起了破冰小游戲,歡笑聲充滿了整個教室。隊員們還分享了關于“光”的小故事,激發了孩子們對光影藝術的好奇心。
圖1 實踐隊成員為鳳凰小學的孩子們講解色彩知識
在動手創作環節,孩子們在隊員的指導下,制作了可愛的“云朵燈”和煙花蝴蝶小夜燈。他們的小手忙碌著,捏捏棉花,繞繞燈串,教室里充滿了專注而輕松的氣氛。看著自己手中漸漸成型的燈光作品,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驚喜又滿足的笑容。這些小小的燈光裝置,不僅是孩子們創意的結晶,更是他們走進光影創作世界的第一步。
大型裝置,自主創作顯身手
隨著活動的深入,隊員們引導學生們分組進行大型燈光裝置的創作。從設計主題、繪制設計圖到確定材料,每一個環節都由學生們自主完成,隊員們則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學生們的設計圖和設計理念出乎隊員們的意料,很多想法新穎獨特,展現了孩子們無限的創意和想象力。
圖2 實踐隊成員指導孩子們制作的“云朵燈”
圖3 實踐隊成員與孩子們合影
在大裝置創作過程中,學生們遇到了不少挑戰,但在隊員們的鼓勵和指導下,他們一一克服,最終完成了多件大型燈光裝置。這些裝置不僅規模顯著擴大,創作復雜度也全面提升,充分展示了孩子們在光影藝術領域的潛力和才華。
成果展示,獲多方高度評價
7月20日晚,“乘月使者”社會實踐隊成果展《逐光·新生》主題燈光裝置展在鳳凰小學教學樓架空層正式開幕。鳳凰小學李副校長、袁正一老師以及參加活動的學生家長冒雨前來觀展。展覽現場,學生們精心制作的燈光裝置深深吸引了家長們的目光,有的家長還打開手機現場直播,與更多人分享這份美好。
圖4 實踐隊指導孩子們制作的燈光裝置作品
7月21日,第二場《逐光·新生》主題燈光裝置展在樂昌市青少年宮一樓舉行,面向樂昌市當地居民開放。許多家長和孩子好奇地詢問隊員以后是否還會有這種活動,并表示對此活動非常感興趣。市委副書記曹清沁親臨現場,參觀了成果展,并與隊員們親切交流。在看到孩子們用雙手創造的光影作品時,曹書記給予高度評價:“藝術與科技的巧妙融合,既點燃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又鍛煉了動手能力,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希望能持續辦下去,讓更多青少年受益!”
圖5 小朋友們觀賞樂昌市少年宮展覽
圖6 實踐隊成員合影
此次“光影共生計劃”美育活動不僅為樂昌市的孩子們帶來了藝術與科技的雙重享受,更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廣東藝術職業學院“乘月使者”社會實踐隊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美育工作的創新理念,為鄉村美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未來,他們將繼續探索更多創新的美育形式,為更多青少年點亮藝術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