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探芒路,生態振興繪新章
循跡彩云芒果鄉,以生態調研為筆,共繪永德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5年7月20日至25日,來自鄭州大學的10位青年學子,肩負著“深入基層、服務鄉村、助力發展”的使命,從中原大地出發,跨越千里,奔赴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圍繞當地特色芒果產業開展以“生態調研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滄芒生態紀行隊成員來自生態、教育、土木、機械、藥學、計算機等多個專業領域,形成了多學科融合的力量,共同探尋“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發展新路徑。

圖為套袋的芒果。賈怡/供圖
深入田間地頭,探尋芒果產業發展脈絡
初到永德,撲面而來的便是山間濕潤的空氣與果園里淡淡的芒果清香。實踐伊始,團隊成員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走進了永德縣多個芒果種植基地。這里的芒果樹成片成林,枝頭果實累累,陽光下閃著金黃的光澤。
在果園里,隊員們一邊認真記錄,一邊與種植戶攀談,了解芒果從育苗、種植、管理到采摘、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生態專業的同學蹲在地頭觀察土壤結構,拍下土層剖面照片;機械專業的同學則留意著果園里的灌溉設備和運輸方式;藥學專業的成員則關心病蟲害防治措施和農藥使用情況。

圖為村民介紹芒果的種植與管理。田浩楠/供圖
通過觀察與記錄,團隊發現當地芒果種植雖然規模可觀,但在科學管理、病蟲害綠色防控和后續儲運環節上仍有提升空間。結合各自專業所學,大家現場提出了改進建議,例如在采收季節加強果實分級與冷鏈運輸、嘗試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以改善土壤等。這些建議雖不復雜,卻飽含青年學子希望為芒果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的心意。

圖為團隊成員幫忙采摘芒果。武炳坤/供圖
走訪調查村落,傾聽群眾真實聲音
在調研階段,團隊不僅關注產業鏈,更注重傾聽民聲。他們分組走進村落,向村民發放調查問卷,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有的村民告訴他們,芒果收成好的年份,收入能明顯提高,但遇上滯銷就會十分被動;有的年輕人分享了利用短視頻平臺賣芒果的嘗試,也談到互聯網銷售中物流和包裝的難題;還有村里的老人希望政府和技術人員能多來指導,讓芒果質量更穩定。
每一次交流,隊員們都認真記錄在案。他們深知,這些來自土地和生活的聲音,比任何數據都更能觸摸到產業發展的脈搏。調研結束后,大家將收集到的意見進行分類整理,作為撰寫調研報告的重要素材。
參與芒果節慶,記錄鄉村產業活力
恰逢永德芒果節盛大舉行,街頭巷尾人聲鼎沸。攤位上,金黃飽滿的芒果整齊擺放,空氣中彌漫著甜香。
芒果節不僅是一個銷售平臺,更是展示永德風土人情的窗口。通過后續的整理和分享,這些影像將成為對外宣傳的生動素材,讓更多人感受到永德的熱情與活力。
創新直播帶貨,助力品牌推廣
在當地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團隊嘗試通過線上直播方式推廣永德芒果。直播過程中,隊員們分工明確:有人負責鏡頭前的講解,介紹芒果的品種特色、生態種植優勢;有人負責與網友互動,回答購買和運輸方面的問題;還有人負責拍攝,確保畫面與聲音清晰流暢。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直播吸引了不少網友在線圍觀,這場嘗試不僅讓更多人了解永德,也多一份選擇來自山野的自然味道。
用行動傳遞溫度,用芒果傳遞鄉情
活動結束后,隊員們將永德芒果帶回家鄉,贈送親友的同時,分享永德的故事——有果園里迎風搖曳的綠葉,有芒果節上熱情洋溢的笑容,也有村民對未來的憧憬。
這些芒果不僅是一份甜美的果實,更是一段青春記憶、一份鄉土情誼和一次心靈的觸動。

圖為團隊成員采摘帶回的芒果。陳雯迪/供圖
結語
這次社會實踐,讓隊員們走出了課堂,走進了田間和市場,看到了真實的鄉村、產業和人們的生活。他們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影像記錄發展,用所學知識為產業建言獻策。
循跡彩云芒果鄉,這群年輕人以生態調研為筆,在永德的青山綠水間,書寫了一篇屬于新時代青年的擔當故事。未來,他們將繼續關注永德芒果產業的發展,探索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雙贏的路徑,為繪就“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永德新畫卷貢獻青春力量。
指導老師:魏林奕
團隊負責人:呂婷婷聯系方式:13782803923
(通訊員付昕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