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煙火藏文脈,數字新篇啟未來”。在2025年7月23日至7月28日,廣東財經大學“敢從零創”實踐團懷揣對“老城市如何煥發新活力”的探索熱情,帶著助力城鄉發展的赤誠,走進中山石岐,開啟文旅調研與宣傳推廣之旅。這不僅是一次實踐任務,更是與石岐文脈的深度對話,一份響應“百千萬工程”號召的生動答卷。
實踐活動的順利推進,離不開石岐工信局與團工委的鼎力支持。座談會上,工信局老師系統梳理“文旅招商重點項目清單”,詳解岐創數字文化產業園、孫文路步行街等核心項目,深入解讀“老廠房改造”“青年創業補貼”等政策,從背景到流程、從效果到規劃,讓團隊明晰石岐文旅發展脈絡。團工委則搭建起與本地青年創業者的溝通橋梁,“95后非遺文創店”“大學生文旅賬號運營”等鮮活案例,為宣傳注入扎實支撐與情感共鳴。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加座談會培訓
調研中,實踐團深耕細節挖掘文旅亮點。走進海富酒樓,成員們記錄早茶高峰客流,品嘗招牌菜品,用鏡頭聚焦老師傅烹飪細節——蝦餃皮搟制、燒臘火候掌控,每一個動作都承載著飲食文化的傳承。與老板深談收獲頗豐,數十年經營故事與品質堅守,讓“舌尖上的石岐”更具溫度。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海富酒樓品嘗的美食并與老板進行訪談
中山市博物館是探尋文脈的重要一站。成員們在文物展廳駐足,從商周青銅器到明清貿易瓷器,從近代工業器具到民俗用品,回溯石岐作為香山文化核心的歷程。梳理文物故事,提煉“青銅器上的香山貿易史”等適合年輕群體的知識點,讓厚重歷史鮮活呈現。
圖為中山市博物館館內某背景 、 圖為實踐團在中山市博物館合照
岐創數字文化產業園作為“老廠房改造”的典型,是重點探訪對象。通過采訪創業者,成員們了解到老廠房從閑置到重生的全過程:舊車間變現代辦公空間,老舊設施改文創裝置,政策支持降低創業成本。創業者“從無到有”的故事,讓政策從文字變為可觸可感的現實。
圖為成員抵達岐創產業園拍攝

圖為岐創產業園內部
此外,實踐團打卡恒遠海立方、奇遇時光樂園等新興地標,傍晚用航拍記錄岐江夜景,燈光與江影交輝,煙火氣與笑語相融,盡顯“傳統與現代交融”魅力。還體驗了香山公園的靜謐,感受城與自然的和諧。
圖為成員拍攝的岐江夜景
近年來深中通道的開通讓石岐文旅活力加速綻放。“15分鐘上通道、1小時融都市圈”的交通優勢凸顯,海富酒樓等商戶營業額顯著增長,深圳游客專程體驗早茶,街頭粵B車輛增多,大灣區游客成文旅消費新力量,盡顯招商潛力。
當前,石岐乘勢推進岐創數字文化產業園擴容、孫文路步行街升級等項目。產業園將拓展空間引入數字文創等業態,步行街優化布局提升體驗。石岐誠邀投資者共享機遇:有老城市底蘊,有新賽道活力;有舌尖商機,更有青年創業沃土。
圖為實踐團全體成員合照
青春之力賦能文旅,政企協同共促發展。實踐團用鏡頭與文字講好石岐故事,未來將持續以青年之聲傳石岐之美,期待與各界攜手釋放政策紅利、擦亮文化IP,讓這座“石”之有味、“岐”樂融融的城市,在高質量發展長卷中書寫更精彩篇章。
通訊員:吳志庭 胡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