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青少年水資源保護意識,8月15日,廣西師范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河流衛士”團隊成員來到了江陰—靖江工業園區,開展“污水‘變形記’——解密凈化的科學密碼”科普實驗活動。活動中,志愿者們化身“科普講師”,借助直觀的圖片和詳實的數據,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了全球水資源分布現狀及我國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通過從宏觀視角到身邊案例的層層剖析,復雜的科學知識被轉化為趣味盎然的科普內容。現場孩子們聚精會神,專注聆聽,在互動中逐漸建立起對水資源稀缺性的深刻認知。
在理論講解結束后,一場趣味十足的污水凈化實驗也隨之展開,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親手操作,探索污水變清水的科學奧秘。活動現場,志愿者們利用提前準備的污水樣本、活性炭、過濾棉、燒杯等實驗器材,向孩子們演示了完整的污水凈化過程。志愿者一邊操作,一邊用生動的語言解釋科學原理:“活性炭就像一個‘超級吸塵器’,能吸附水中的雜質和異味;過濾棉則像一張‘篩子’,可以攔截細小的顆粒……”形象的比喻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對凈水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演示結束后,孩子們分組進行實驗操作,親自動手完成過濾、吸附等步驟,親眼見證渾濁的污水逐漸變得清澈。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實驗技巧,更深刻理解了水資源凈化的科學原理和環保意義。 “我們要節約用水,不亂扔垃圾,保護河流!”在活動最后的互動環節,孩子們用稚嫩而堅定的聲音,踴躍回答志愿者提出的河流保護相關問題。他們真摯的回答不僅展現了學習成果,更讓團隊成員倍感欣慰,成為對活動成效的最佳肯定。“河流衛士”團隊成員始終希望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科普形式,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綠色種子。此次活動不僅傳遞了環保理念,更激發了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廣西師范大學“河流衛士”團隊將持續開展此類科普教育,推動水資源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廣西師范大學“河流衛士”團隊 文/廖欣涌 陳欣淇 丘彩靈 圖/王旭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