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夢,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為深入了解鄉村發展現狀,感受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并向“三農”問題的解決貢獻青春力量,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的實踐團隊“青春筑夢,鄉村振興”決定通過采訪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以及走訪村委會,來更為直觀地體會到了鄉村振興政策在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推動鄉村發展的積極成效。
8月5日早晨,隨著朝陽的升起,我們到達了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大劉村。
8月5日上午,在當地黨支部書記谷艷婷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當地的大劉小區,小區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寧靜而美好。我們首先參觀了小區的綠化區域,只見綠樹成蔭,鮮花爭艷,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谷書記表示,這里不僅是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是大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展示。
隨后,我們一行人來到了校區的支部活動室,這里是大劉村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陣地。書記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大劉村近年來的經濟文化建設情況。書記表示:自2022年起,大劉村每年都會舉辦“大劉英才獎章”評選活動,旨在表彰在各個領域有突出貢獻的村民,以此激勵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并邀請實踐團隊參加此活動。
接著我們參觀了古物館。館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古代勞動工具,每一件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講述著大劉村先輩們勤勞智慧的故事。我們一邊仔細端詳,一邊聆聽講解,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進行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經濟建設方面,大劉村更是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他們采用水田混養的方法,既養蝦又種水稻,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此外,大劉村還積極推動田地化整為零向承包制轉變,鼓勵村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激發了鄉村經濟的內在活力。
此外,我們還認識到了大劉村在鄉村環境的變化。大劉村在鄉村振興政策方面不僅注重經濟發展,還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美化。在與支部書記的深入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大劉村在民風及環境改造建設上的不懈努力。近年來,大劉村不僅增加了大量綠化面積,還安裝了健身器械,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許多地方通過整治環境衛生、綠化美化村莊,改善了鄉村的居住條件。曾經臟亂差的街道變得整潔干凈,村莊周圍的綠化帶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時,對村內散地進行科學規劃,組織成整塊的種植田地,既美化了環境,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這些變化不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也使得鄉村風貌煥然一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在與村委會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鄉村振興政策的實施還帶來了基礎設施的顯著改善。道路硬化、電網升級、網絡覆蓋等基礎設施的提升,使得鄉村的交通更加便利,信息化程度也顯著提高。這不僅便利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許多村莊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本地特產,拓寬了收入來源,提高了經濟效益。
午后,我們分頭行動,深入村民家中,與村民們圍坐一起,聊起了家常。村民們紛紛表示,近年來大劉村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經濟條件的改善讓他們不再為生計發愁,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子女外出務工、家中留守老人兒童增多的問題。
“現在日子是越過越好了,但孩子們都在外面忙,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回。”一位老奶奶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無奈與思念。
我們團隊開始采訪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在采訪老人的過程中,團隊成員了解到由于以前資源匱乏和公共服務不足,許多空巢老人生活困頓,缺乏照料。而現在,隨著政策的推動和政府資金的投入,鄉村的醫療條件和養老服務都有了顯著改善。一些地方新建了老年人活動中心,提供了日常照料和豐富的文娛活動,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村里還開展了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項目,如課后輔導和心理咨詢,確保他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通過這些措施,鄉村的社會服務體系逐漸完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生活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8月6日上午,為了幫助村民減輕農忙負擔,我們還主動參與到農活中來。大家拿起鋤頭,走進田間地頭,與村民們一起鋤田、拔草,汗水浸濕了衣衫,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與幸福的笑容。
“這是我第一次干農活,雖然很累,但看到村民們臉上的笑容,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一位參與實踐的隊員感慨地說。通過這次親身體驗,實踐團隊的成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也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三農”問題的重要性。
夕陽西下,為期2日實踐活動也接近尾聲。但對于我們而言,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將以這次暑期社會實踐為契機,繼續深入學習鄉村發展的相關知識,積極傳播鄉村振興的理念,用實際行動為鄉村的明天添磚加瓦。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們深刻感受到了鄉村振興政策對農村社會的深遠影響。這些變化不僅體現了國家對鄉村振興的重視,也為大家描繪了鄉村發展的美好前景。作為大學生,大家深感使命在肩,未來也希望能繼續關注和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為實現全面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下鄉推薦
- 踏尋紅色印記,助力鄉村振興
- 2025年8月1日至3日,東北林業大學“智交砼心,鄉途砼助”社會實踐團在指導老師孫愛倫帶領下,前往哈爾濱市與大慶市開展實踐活動,旨在
- 08-18 關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