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5日,無錫太湖學院智能裝備工程學院“青創沃土實踐”隊奔赴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潘渡鄉坡西村,圍繞“青春智裝鄉村,激活振興動能”主題,通過產業調研、生態考察、民生服務三位一體的實踐活動,展開多元探索,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
初抵坡西:從對接村委到躬身民生,觸摸鄉村治理溫度
實踐首日,實踐隊迅速與村委會對接。在村支書的引導下,隊員們明確了活動方向,為后續工作筑牢根基。首站,隊員們走進村環衛工作站,曾是國企職工的賴師傅已堅守衛生一線十余年。“每天要掃遍全村23條巷道”,他布滿老繭的手握著磨亮的掃帚,樸實話語觸動了隊員。大家看著墻角用壞的掃帚和他汗濕的工作服,主動拿起工具加入清掃。烈日下的勞作讓隊員親身體會到這份工作的艱辛,也更深刻理解:鄉村治理的根基,正是由無數平凡堅守共同筑牢。
聚焦產業:探訪塘坂電站,探尋科技賦能密碼
鄉村治理的根基,正是由無數平凡堅守共同筑牢。聚焦產業振興,團隊來到具有區域戰略意義的塘坂水庫電站。在電站負責人帶領下,隊員們參觀發電機組運行車間,詳細了解水力發電原理與電站日常運維流程。從水流沖擊到電能轉化,從設備監控到故障排除,每個環節都讓大家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與產業發展的魅力。隊員們還與工作人員深入交流,思考如何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多維考察:在“破落”與“生機”間讀懂鄉村現狀
在村干部帶領下,隊員沿村道深入村中。沿途可見民居墻體斑駁、垃圾桶散落,顯露出基礎設施老化與治理粗放的問題;而角落里飛檐翹角的古樸寺廟,又添歷史文化韻味。清冽空氣、蔥郁植被與潺潺溪流,則彰顯優良生態基底。這般“破落”與“生機”的碰撞,讓隊員直觀認識到鄉村發展的現狀與潛力,更明白鄉村振興既要破解現實難題,亦需守護好生態與文化根脈。
此次實踐讓團隊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團隊將以此次實踐為起點,持續聚焦坡西村實際需求,把調研中收集的問題轉化為技術攻關課題,用專業智慧為鄉村裝上“發展引擎”,讓青春力量真正扎根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書寫屬于青年的鄉村振興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