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追尋紅色根脈·踐行兩山精神”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奔赴嘉興、紹興、上海,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研學之旅。實踐隊穿梭于南湖革命紀念館、魯迅故居、中共一大紀念館等多個紅色地標,沉浸式感悟百年黨史,接受精神洗禮。
南湖革命紀念館:回溯建黨歷程,領悟紅船精神
嘉興是實踐隊的首站,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嘉興南湖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在南湖革命紀念館,隊員們依次參觀“救亡圖存”“開天辟地”“光輝歷程”“走向復興”等展廳,透過珍貴的文物、詳實的史料與逼真的場景復原,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從萌芽到壯大的艱辛歷程。駐足紅船模型前,隊員們仿佛穿越回1921年,見證中共一大代表們在風雨飄搖中為中國革命點燃希望火種,深刻領會“紅船精神”中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的奮斗精神與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南湖湖心島:瞻仰紅船遺跡,感悟初心使命
實踐隊登上南湖湖心島,瞻仰紅船。這艘見證歷史轉折的小船,靜靜地停靠在湖邊,雖樸實無華,卻承載著開天辟地的偉大使命。隊員們圍在船邊,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感受先輩們在困境中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的堅定信念。在煙雨樓,隊員們俯瞰南湖風光,也從這座古老建筑的歷史變遷中,體會到時代的滄桑巨變與革命精神的傳承延續。
嘉興博物館:縱覽嘉禾歷史,厚植文化根基
在嘉興博物館,豐富的文物與多元的展覽,為隊員們勾勒出嘉興從遠古至今的發展脈絡。從史前文明的遺跡,到近代的革命風云,隊員們全面認識了嘉興的地域文化與歷史底蘊,也讓紅色文化在地域文化的烘托下,顯得更加立體、生動。
沈曾植故居:探尋文人風骨,傳承家國情懷
沈曾植故居則讓隊員們領略到嘉興的人文魅力。故居內古色古香,充滿歷史韻味。隊員們漫步其中,了解這位清末學者、書法家的生平事跡,感受他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以及在時代浪潮中展現出的家國情懷。
魯迅故居與紀念館:觸摸文學脈搏,致敬精神燈塔
紹興作為魯迅的故鄉,散發著獨特的文化氣息。實踐隊走進魯迅故居,青石板路、粉墻黛瓦,處處都有魯迅筆下的生活痕跡。百草園、三味書屋等場景,讓隊員們回憶起課本中的經典篇章,也更深刻地體會到魯迅對社會現實的洞察與批判精神。在魯迅紀念館,隊員們通過大量的展品和資料,系統地了解魯迅的文學成就與思想歷程,被他以筆為劍、為喚醒民眾而不懈奮斗的精神所鼓舞。
周恩來祖居與紀念館:追溯偉人根脈,致敬奉獻一生
周恩來祖居和周恩來紀念館是實踐隊在紹興的重要一站。白墻黑瓦的祖居,處處彰顯著周氏家族“溫、良、恭、謙”的家風。隊員們在“根脈系紹興”展廳了解周總理與紹興的淵源,在“烽火千里行”展廳,透過歷史資料,目睹周總理為抗戰、為國家建設奔波操勞的身影,對他“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和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肅然起敬。
秋瑾故里:緬懷巾幗英烈,激蕩革命豪情
秋瑾故里是隊員們感受巾幗英雄氣概的地方。秋瑾“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的豪邁詩句,以及她為推翻封建統治、追求婦女解放而英勇就義的事跡,深深震撼著隊員們的心靈。通過參觀故居內的陳列,隊員們仿佛看到了秋瑾在革命道路上的堅定步伐與無畏勇氣。
紹興博物館:縱覽越地變遷,交融紅土文脈
紹興博物館的豐富館藏與歷史陳列,為隊員們展現了紹興從越國古都到近現代的歷史變遷。隊員們在地域文化的滋養下,對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紅色文化與紹興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連。
中共一大紀念館:重溫建黨初心,銘記歷史選擇
上海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發祥地,擁有著眾多紅色地標。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實踐隊隊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展覽,再次回顧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背景、早期組織活動以及一大召開的全過程,深刻認識到黨的誕生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四行倉庫紀念館:回望淞滬烽煙,傳承民族氣節
四行倉庫紀念館則將隊員們帶回到那段硝煙彌漫的戰爭歲月。通過館內陳列的歷史照片、文物以及多媒體展示,隊員們直觀地感受到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抵御外敵的英勇無畏。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壯麗史詩,讓隊員們深刻領悟到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的深刻內涵。
實踐總結:汲取紅色力量,勇擔時代使命
此次嘉興、紹興、上海三地的紅色之旅,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收獲滿滿。通過實地參觀與學習,隊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更在精神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禮。大家紛紛表示,要將在實踐中汲取的紅色力量轉化為學習和生活的動力,在新時代勇擔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圖文:周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