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學習武漢革命經過,深化對武漢中共黨史的認知,“荊楚丹心,薪火江城”小分隊來到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探尋大革命后先輩們的艱難探索。

中共三大以后,中國共產黨為加速推進民主革命進程,同國民黨建立國共聯合戰線。1925年的五卅運動,標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隨著北伐勝利進軍,工農群眾運動蓬勃發展,革命洪流從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中共中央遷移武漢,武漢成為大革命中心。受到革命威脅的帝國主義列強,一方面加緊武裝干涉,一方面極力分化革命陣營。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中外反動勢力支持下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局部失敗。

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正式形成(“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確立)。兩黨聯合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整合了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為革命高潮提供了組織基礎。1925年五卅運動引發了全國范圍的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和商人罷市,推動了反帝愛國運動的廣泛參與,并直接推動了上海總工會的成立。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直接打擊目標是受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基本消滅了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軍隊,重創了軍閥張作霖的軍隊。
作者:王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