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中,山東各地立足資源優勢,精準發力培育特色產業,從田園到工坊,從村落至園區,形成多點開花、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這個假期,青島農業大學園林與林學院“深耕齊魯·稼穡興邦”赴山東九地齊魯樣板調研團赴山東各地開展“三下鄉”暑期調研活動。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鄉村文旅融合,激活鄉村多元價值
濟南章丘區的三澗溪村與吳家村,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口,讓古村煥發新生。三澗溪村按“北農、中旅、南工”布局,打造“章小福”農樂園,開發古村旅游線路,實現農事體驗與文化探尋的有機結合;吳家村盤活閑置宅基地建成10處精品民宿,同步拓展夜市經濟、商貿綜合體與泉城百花園,帶動全村共同致富。青島城陽東毛家莊村則依托生態優勢,引入“綠沃川現代農業項目”發展有機蔬菜種植與休閑采摘,聯合企業打造翠林云莊3A級景區,更盤活宅基地打造民宿,構建起“農業+旅游”的特色發展模式。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黨群服務中心
現代農業引領,打造高效農業樣板
濟南市現代都市農業精品園與壽光三元朱村,以科技為筆,書寫現代農業發展答卷。位于長清區的濟南現代都市農業精品園,建設傳統農耕大田、高標準日光溫室與智慧化聯動溫室,劃分農耕夢園、瓜果世界等特色區域,培育濟陽曲堤黃瓜等地方特色農產品,成為集科技示范、觀光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園區。壽光三元朱村作為冬暖式蔬菜大棚發祥地,多年來持續推動品種改良、技術革新與模式創新,構建起種植、加工、銷售、科研全產業鏈,不僅鞏固“中國大棚蔬菜第一村”地位,更帶動周邊形成全國重要蔬菜生產基地,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當地智能溫室
產業融合升級,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泰安山口鎮依托區位與資源優勢,整合農業、文旅等要素,打造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鄉村發展載體;曹縣從演出服加工起步,逐步轉型為漢服全產業鏈基地。兩者均通過產業要素整合,推動鄉村產業實現升級發展,前者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帶動村民增收與鄉村面貌提升,后者匯聚大量生產企業與電商從業者,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產品遠銷國內外,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帶動數萬人就業,共同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圖為團隊成員與當地特色產業負責人交流
文旅特色賦能,塑造區域經濟新名片
臨沂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以“文創+農業”為核心,盤活鄉村閑置資源,打造民宿集群、文創工坊、有機農場等業態;威海依托濱海風光與海洋資源,打造濱海度假區、海島景點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推出多元旅游產品。二者均憑借獨特的文旅特色,既保留鄉村特色肌理,又注入現代創意,吸引大量游客,推動區域產業從單一向多元轉型,拉動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繁榮,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與閃亮名片。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當地農產品種植情況
從鄉村文旅到現代農業,從田園綜合體到特色產業集群,山東各地以特色產業為紐帶,激活鄉村發展活力,繪就出產業興旺、農民富裕、鄉村美麗的嶄新圖景,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了“山東經驗”和齊魯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