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會計專業與會計專業進行比較
(一)學生的學習態度的差異
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自己報考的專業本身就是感興趣的,而且是基礎課,自己甚至要想學好以后的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必須學好基礎會計,加之老師言語的影響,如果這門課程學不好將來就會怎樣怎樣,所有學生的學習目的就非常明確。 非會計專業的學生認為這不是自己的專業課,不愿意也不必認真學習,甚至有的學生在基礎會計的課堂上學習自己的專業課,認為不是專業課就毫無用處,比較常見的是第一節課覺得挺有興趣,當一接觸經濟業務時,覺得枯燥乏味。
(二)教學內容的差異
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而且對經濟流程的處理也要相當的熟練,教學內容包括原始憑證的填制和記賬憑證的填制,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整個會計流程的全面掌握。 但是對于非會計專業來的學生說,將來從事的工作或多或少的與會計有聯系,那么學習這門課程是為了輔助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利用會計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教學方法的差異
對于會計類專業的學生,基礎會計的教學非常重要,學校的師資力量也大,上課的同時也配備了相應的會計資料,讓學生真實的感受了會計的賬簿,憑證等相關資料,并不是一味的授課。 但是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認為讓他們了解一下基礎知識即可,老師也認為隨便講講即可,所以整個課程都是在講授理論知識。
2 提高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的若干措施與方法
(一)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第一節課老師就應該激發他們的興趣,舉一些趣味的例子,自己曾經教過的非會計專業在會計上有所建樹的學生,談談會計的重要性,只有學好會計才能做好管理等思想, 教師可以拿來賬簿憑證給學生更直觀的認識,比如說講到固定資產。
(二)調整教學內容
非會計專業應該根據自己專業特點,形成對自己專業有幫助的特色教學,主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會計,會計的工作都有哪些,如果利用財務報表分析出有用的會計信息,弱化會計核算的方法和程序。合理安排教學課時,時間上應該為一個學期,每周 4 學時,總計 64 學時,不要施加過重的教學壓力,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革創新教學方法
(1)采用多媒體教學,從籌資環節一直到銷售環節,大量運用圖片,增加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播放一些會計法規講座,了解會計人員應該遵循哪些法律,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案例式教學 ,在講授憑證的時候可以拿出實際的憑證讓學生真是看到,更深刻的理解所學知識,給出實際的票據,根據票據登記記賬憑證,并粘貼在后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 結束語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培養和輸送技能人才承擔著重要的責任。 會計課的教學對于非會計專業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相關老師只有根據非會計專業特點來進行教學,積極地去創新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來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培養出一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