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機關要求企業對之前已經抵扣的某些增值稅進項做轉出處理。這種情況一是涉及到的企業特別多,一是個別企業涉及到的發票特別多,曾經有企業涉及的100多份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進項轉出金額達到100萬以上。
我們知道企業應交增值稅=銷項-進項,稅務機關要求做進項轉出,那實際上就是要補稅。明明當初發票已經掃描認證通過了,為什么還要做進項轉出?很多企業對此決定很迷茫,企業覺得發票是真的,對此覺得很憤怒。
稅局要求增值稅進項轉出,怎么辦?
為什么要求轉出?
稅務機關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要求做進項轉出的企業特別多?
主要與金稅工程三期的背景相關。在金稅工程三期投入使用以后,稅務機關對增值稅發票的監控能力大為提高,反應速度更加快,以往增值稅發票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發現問題,這個一段時間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兩年。現在金稅工程三期幾乎可以當月發現增值稅發票存在虛開的問題。
企業被要求做進項轉出,往往是你的供應商被發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對方被稅務機關認定的虛開發票以后,你的主管稅務機關就會要求你做進項轉出。
收到轉出要求該如何應對?
1、 聯系供應商,了解情況
剛才我們講過,這種情況往往是供應商出了問題。所以,收到稅務機關通知以后,應該第一時間應該及時聯系供應商。
如果供應商已經聯系不上,應該及時通過工商機關(包括相關網站)查詢對方是否已經注銷,或者逃跑,也就是稅務機關說的失控、失蹤;
如果對方公司已經注銷,失蹤。經常玩虛開發票的企業必然經營不能長久,也許在開票給你之后,對方就已經撤退了。
面對這樣的供應商,企業徒嘆莫奈何,抓緊時間補稅。
2、 復核當初業務單據,是否需要善意取得
如果供應商還繼續經營,那真是應該謝天謝地!趕緊了解企業是否被稅務機關檢查,是否存在被稅務機關認定虛開發票的情況。如果是被認定了虛開,剛好就是你公司取得的發票,估計也兇多吉少了。這種情況需要看自己是否有真實的交易,如果交易屬實,發票與業務保持一致,應該爭取認定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發票,降低企業承擔的法律責任。
如果供應商沒有被稅務機關認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應該趕緊檢查企業與供應商的業務單據情況,分析合同、協議、資金流、物流發票之間的對應關系。是否存在虛開發票或者開具發票違規的情況。
3、 物流、資金流是重點
很多企業與供應商具有真實的交易,被稅務機關認定需要轉出的往往是因為:物流和資金流存在疑問。
一種情況就是委托第三方物流。例如:企業委托其他企業加工貨物,在發給客戶的時候直接從加工企業發貨,沒有經過本身的倉庫,企業本身的賬務處理也不規范,沒有反映存貨進出的情況;
一種情況就是向第三方收取貨款,貨款不是顧客支付的。這些情況都會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但如果只有我們證明業務和發票的一致性,這也不存在需要進項轉出的問題,如果是這種情況,應該及時跟稅務機關溝通,力證企業的清白。
今后怎么辦?
說到底,這次被要求進項轉出這些特別多,是因為一些不規范的企業以前存在僥幸心理,去外面購買發票,自己認為發票是真的,又有合同、資金流做證明,就應該沒有問題。沒想到開票方潛逃,或者是根本不經營這種產品,或是是賬上從來沒有購買過這種產品,最后被稅務機關認定為虛開,波及到購票方也要求補稅。
通過這次事件以后,希望大家理解到金稅工程三期監管的力度,今后虛開發票的生存空間會大幅度被壓縮。
所以企業需要對供應商進行重新選擇,通過價格談判,選擇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今后稅務風險的防范,從供應商的選擇開始,今后,會有更多的企業被納入到規范管理的行列,整個社會的稅務規范程度會提高,這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希望大家有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