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中國計量大學的一支充滿活力的支教團隊——暖舒行小隊,走進縉云縣舒洪小學,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特色課程。
“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無形的、不可重復的歷史遺存和文化記憶,是中華民族的血脈。通過傳承非遺,能夠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使人們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保持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有助于延續歷史文脈,使后代能夠了解和繼承祖輩的智慧和價值觀。暖舒行小隊以“溫暖攜手,共赴新程”為宗旨,深耕非遺傳承,結合舒洪小學的婺劇特色和縉云縣的非遺剪紙開展文化體驗課程,讓孩子們在沉浸式互動中深植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種下文化自信的種子。
指尖舞動,非遺之美
婺劇是浙江省代表性地方戲曲劇種,以六種聲腔合班為特色,兼具草根性與藝術性,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舒洪小學有著“婺劇進校園”的特色基礎,暖舒行小隊隊員們巧妙地將縉云本土的婺劇與衍紙藝術相結合,開設了“婺劇衍紙畫”非遺文化實踐課。

課堂上,隊員們生動講述婺劇歷史,孩子們在積極的互動問答中,對家鄉的這一文化瑰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豪感也油然而生。隨后,孩子們拿起繽紛的彩紙,在手指間翻飛、卷曲、粘貼成一幅幅精美的婺劇衍紙畫。這不僅是一次手工實踐,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體驗,讓古老的婺劇藝術以新穎有趣的方式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巧手生花,傳承匠心
縉云剪紙是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以戲曲為題材,精致工整,在剪紙藝苑中獨樹一幟,并于2007年6月被省政府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剪紙課上,紅紙在指尖翻飛,傳統文化的魅力悄然流淌。暖舒行小隊隊員們化身傳統文化的引路人,從最基礎的折紙、畫樣開始,耐心地一步步示范,講解著蘊含在對稱、連續等圖案中的古老智慧。孩子們仔細描摹,剪刀沿著紋路輕巧游走。看著自己親手創造的“藝術品”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那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無與倫比的欣喜,不僅點亮了每一張小臉,也溫暖了整個教室。這堂剪紙課,遠不止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協調能力和耐心細致品質。更重要的是,在那一剪一刻的專注時光里,在指尖與紅紙的親密接觸中,孩子們無聲地觸摸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跳動的脈搏,感受到了那份穿越千年的匠心溫度與獨特美感,民族文化的根芽,悄然在他們心中萌發。
暖舒行小隊隊員們用熱情與智慧,在舒洪小學的孩子們心中播撒下文化傳承的種子,幫孩子們在文化認同中看見歷史厚度。在孩子們親手剪出的紋樣里,在他們細心卷貼的畫卷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那跳動的脈搏變得清晰可感,那份穿越千年的匠心溫度與獨特美感無聲流淌。這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觸碰和夢想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