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銅陵學院“同心筑夢,星火興農”暑期實踐團隊走進肥東縣牌坊回族滿族鄉,圍繞“鄉村振興與多元文化共生”主題,開展實地調研與文化體驗活動。團隊先后深入杭椒種植基地、民俗文化展館、蹴球館等地,探尋鄉村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創新路徑,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青春能量。
深入杭椒基地:產業振興的青春助力
牌坊鄉是全國三大杭椒生產基地之一。團隊走訪基地,了解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鏈條運作。“牌坊杭椒”年產量超3萬噸,產值達3.6億元,帶動5000余名農戶人均增收超萬元。當地通過智慧冷鏈、訂單農業和品牌化運營,打造萬畝產業帶,產品占據長三角70%市場份額,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隊員們參與農事勞動,感悟杭椒不僅是美味,更是鄉村致富的“金鑰匙”。
探訪民俗展覽館:文化傳承的青春解讀
在社區文化展示館,團隊成員通過實物、圖片和多媒體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了當地豐富的歷史文化與多元民俗。展館集中呈現了鄉村民俗、傳統習俗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內容。隊員們還主動為當地青少年提供志愿講解,用生動的語言講述鄉村文化“美美與共”的鮮活案例。
“靜態展覽+動態講解”的方式,增強了青年學子與當地青少年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了新活力。一名隊員表示:“每一件展品都是鄉村文化的‘活化石’,承載著世代人的記憶與情感。我們愿以青春為橋,推動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體驗蹴球館:傳統體育的青春活力
作為市級非遺項目,蹴球是牌坊鄉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代表。隊員們與居民共同訓練、比賽,感受其獨特魅力。蹴球館通過免費培訓和常態化訓練,既傳承技藝,也為鄉村文化注入新活力。
主題座談與調研:青春視角下的深度思考
實踐團隊圍繞“鄉村振興與文化共生”主題,與當地干部、村民和青年創業者開展座談,深入了解牌坊鄉在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的舉措與挑戰。
此次肥東之行讓團隊成員見證了牌坊鄉在產業與文化振興方面的生動實踐,感受到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蓬勃活力。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活動為起點,持續關注并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運用專業知識為鄉村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助力“同心筑夢、美美與共”的美好愿景在江淮大地蔚然成蔭、常開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