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座談會上,李書記主要從產品的生產過程、生產時間、產品特點等方面向實踐隊詳細地介紹。為積極響應“百千萬工程”的號召,致力于推動當地特色產業提質增效。隨后,雙方就如何解決當地生產產品單一、深加工水平有限、產品價值不高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一方面,除了化工產業之外,本地積極引進適宜當地發展的新產業,通過精細化的生產管理和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產業融合,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開創新局面。
另一方面,該地立足于資源稟賦,推動初級產品由“工業產品”向“金融產品”蝶變,構建“金融+化工”的產融結合新模式。當地金融機構應憑借服務當地人民發展的初心,在化工產品的生產、儲存、深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提供金融支持,滿足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不斷擦亮金融為民底色,賦能鄉村產業振興。在未來,本地產業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平臺,打造“智慧工廠+智慧溯源+智慧示價+智慧聯網+智慧幫辦”的業務模式,通過金融科技與涉農產品的有機結合,統籌科技產業、綠色產業、質量產業、品牌產業,推動中國鄉村產業農村現代化的縱深發展。
1月15日至16日,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科技賦能,家“裕”戶興”實踐隊在濱州市沾化經濟開發區開展了為期5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帶隊的隊長李佳霖向隊員們提出了幾點要求,勉勵大家把握好這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感受鄉村的發展和變化,在活動中不怕吃苦,樂于奉獻,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經過數個小時的車程,隊伍到達沾化街道。在簡單的休整之后, 他們來到化工廠建廠的村莊東洛村,開展“鄉村化工產業與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調研,并進行了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以及公益環保的志愿服務。隊員們首先拜訪這里的基層老黨員,慰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村支書親切地接待了實踐隊成員,隊員們同該村的老黨員、孤寡老人在一起拉家常,同留守兒童們一起上課做游戲。老鄉們對這群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也非常熱情,交流活動自始至終傳遞著一股正能量。
隨后社會實踐隊來到濱海灘涂,實地感受黃海沿岸的生態環境,海洋沿岸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河貌獨特,風光旖旎,隊員們深切感受到黃海的魅力,感受到了大海之美,中華民族的環境之美。
結束了實踐活動,大家一起交流了本次活動的收獲與體會,隊員們紛紛表示,通過參加這次活動,了解了濱州的歷史歲月與悠久文化,也了解了農村很多實際情況,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大家都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助力鄉村振興,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根據實踐隊的前期調查,山東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從事化工產業十余年,在2021年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想要趁著返鄉創業的熱潮回家鄉打造一個自己的化工產業,是一家集化工原料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科技型化工企業。同時該公司通過建立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及事故應急預案等內容的安全管理體系,保證生產安全。除此之外,公司積極招收當地勞動力,鼓勵當地年輕人返鄉工作,有效解決了當地青年勞動力就業問題。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隊員積極向該街道辦主任交流討論有關政府如何助力民營化工企業在鄉村建立設廠,企業通過什么方式幫助鄉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等問題。主任告訴實踐隊員,政府一直在不斷助力人們返鄉創業。當交流到企業助力鄉村經濟發展的問題實踐隊員問道:“企業在當地設廠投產后對當地經濟有什么推動嗎?”負責人答道:“山東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們街道建成后,政府每一年的財政稅收都在增長,不僅僅工廠產品的稅收,因工程生產及工人們生活的需要,也拉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進而也間接增加了當地的稅收。讓政府有更多資金投入到鄉村振興的項目中去。”
緊接著實踐隊在主任的帶領下參觀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圖。直觀的體驗到了企業的設立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從交流中得知,應企業運輸的需要,村里對路面進行了鋪設瀝青路面等硬化路面工程。這個工程不僅僅解決了工廠產品運輸困難的問題,也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以前下雨土路會變的十分泥濘,村民的生活出行會變的十分困難,修設硬化路面以后,百姓們的出行方便了,其他農副產品也因為硬化路面的修建避免了變質而引發損失。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