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號召,深度調研特色農業發展路徑,2025年7月12日,安徽財經大學浮云游子團隊走進洼張村圣遠葡萄種植基地,開展產業調研專項實踐。團隊通過與種植戶深入訪談、實地考察種植技術與管理模式、分析產業鏈運營現狀,系統梳理當地葡萄產業發展痛點與優勢,旨在為提升產業附加值、完善產銷體系提供可行性建議,助力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此次實踐以"產業調研+智慧賦能"為雙主線,既注重收集一線生產數據,也聚焦探索"農業+科技+市場"的融合創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智慧。
產業賦能,村民增收笑開顏
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葡萄園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從日常的葡萄種植管護,到采摘季的采收、分揀、包裝,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穩定增收。像村民李大叔,以前農閑時無所事事,如今在葡萄園務工,每年增收近2萬元。在圣遠葡萄種植基地的帶動下,洼張村及周邊越來越多農戶投身葡萄種植,逐漸形成規模效應,葡萄產業成為推動當地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隊員參觀種植基地。梁柯攝
走進基地:葡萄滿園映眼簾
踏入圣遠葡萄種植基地,連片的葡萄大棚映入眼簾,棚內藤蔓交織,串串飽滿的葡萄垂掛其間,有紫如瑪瑙的美人指,綠似翡翠的陽光玫瑰,還有顆粒緊湊的奇妙無核,色澤誘人,果香彌漫。據基地負責人張濤介紹:“目前園內種植著近十個優質葡萄品種,從6月起,不同品種錯峰成熟,采摘期可一直延續到10月,能充分滿足市場需求。”
種植基地里的美人指葡萄。梁柯攝
綠色種植:科學理念育佳果
在種植技術方面,圣遠葡萄種植基地始終秉持綠色、科學的理念。為保證葡萄品質,園里堅持施用農家有機發酵肥,從源頭上改良土壤,增強葡萄樹的生長活力。病蟲害防治也以物理和生物手段為主,如懸掛粘蟲板誘捕害蟲,釋放天敵昆蟲維持生態平衡,全程不打農藥、不上化肥,確保產出的葡萄綠色健康、口感純正,這也成為吸引消費者的一大亮點。
多元模式,產業融合促發展
隨著交流的深入,團隊了解到圣遠葡萄種植基地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種植園,更構建起一套成熟的產業模式。一方面,因其靠近市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大力發展采摘體驗項目,每逢周末和節假日,眾多市民前來體驗采摘樂趣,門票與采摘收入相當可觀;另一方面,基地積極拓展銷售渠道,除了采摘,還與周邊水果店、超市建立合作關系,將新鮮葡萄直供市場,保證穩定的銷量。同時,為了延長產業鏈,基地正在探索葡萄初加工領域,計劃開發葡萄干、葡萄汁等產品,進一步提升產業附加值。
負責人向隊員講解葡萄種植情況。梁柯攝
直面問題,共商良策謀新篇
然而,調研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制約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問題,正如品牌建設仍有不足,雖然葡萄品質過硬,但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限,缺乏統一的品牌包裝與宣傳推廣,導致產品議價能力不高。針對這些問題,浮云游子團隊與基地負責人及當地農戶展開深入探討,提出一系列針對性建議。在品牌建設上,打造統一品牌形象,利用社交媒體、電商平臺進行線上宣傳推廣,舉辦葡萄文化節等線下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校合作,定期邀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與培訓,提升種植戶技術水平。
此次對洼張村圣遠葡萄種植基地的調研,讓我們看到特色農業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潛力,也明晰了前行路上的挑戰。團隊始終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通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強化品牌建設、提升技術水平,洼張村的葡萄產業必將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階段,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堅實依靠,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圖為團隊成員與葡萄園基地負責人合影。梁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