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棗莊市山亭區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隊6名隊員走進山亭區徐莊鎮藤花峪村,開展以“電商賦能,藤花煥彩”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片為實踐團在藤花峪村的合影。 邵凱 供圖
近年來,藤花峪村以紫藤花產業為核心,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村里不僅種植了大量的藤花,還將藤花與食品、飲品等領域相結合,衍生出了一系列特色產品,每一款產品都飽含著藤花峪村的獨特韻味。
圖片為實踐團隊員參觀藤花峪特色農產品。孫文靜 供圖
在藤花峪村有諸多特色鮮明的農產品,例如,酸甜可口的火櫻桃,軟糯綿密的板栗,酸甜開胃的山楂等等,為了讓這些優質的產品被更多人知曉,藤花峪村的三位支書組成了“支書助農團” ,通過直播的方式推廣產品。他們沒有專業的直播設備,也沒有華麗的直播間布景,憑借著一口質樸的鄉音和對產品的滿滿熱忱,在直播中詳細介紹每一款產品的特點、制作工藝和食用方法,讓藤花峪村的特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了千家萬戶。在三支書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藤花產業中,實現了增收致富,藤花峪村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在座談交流中,實踐團一行在會議室與駐村第一書記王雪峰,村黨支部書記王浩進行面對面交談,聆聽他們對于藤花峪村未來的具體規劃,以及他們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的經驗。王雪峰書記坦言到:“如今,榴棗歸鄉政策成為一個政策契機,通過搭建榴棗驛站,吸引眾多返鄉青年扎根家鄉。他們帶著前沿理念與創新思維,投身藤花峪鄉村振興道路中。”
圖片為實踐團同王雪峰,王浩書記座談。李浩 供圖
在駐村第一書記王雪峰、村黨支部書記王浩的安排下,實踐團一行參觀了藤花峪村里的青年創業聯合會,通過王雪峰書記的介紹,了解到依托“榴棗歸鄉”工程,藤花峪現已經引進了12名青年人才來到藤花峪村進行創業,包括哈工大碩士高安勤,外來媳婦朱玉鳳,“醬菜格格”高利芹等,他們與三支書助農團隊攜手,以電商為舟、以創新為帆,在藤花產業的藍海中破浪前行,不僅激活了鄉村發展新動能,更讓藤花峪村成為青年返鄉創業的樣板地,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圖片為藤花峪村青年創業聯合會門口標志。 欒梅凌 供圖
電商為翼,政策引鳳,三支書帶頭、返鄉青年接力,藤花峪村正凝聚多方合力,激活產業發展新活力,走出一條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振興之路,繪就鄉村發展的嶄新畫卷。在藤花峪村,實踐團見證產業振興成果,學習電商助農經驗,與返鄉人才交流成長,深化對鄉村發展的認知與責任擔當。
(通訊員:邵凱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