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鄉村振興的春風拂過賈汪大地,江莊鎮這顆藏在山水間的明珠,正借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暖陽熠熠生輝。為探尋綠色發展的密碼,“紅韻鑄魂,綠脈興鄉”團隊奔赴徐州市江莊鎮,開啟了一場以綠色產業發展為主題的實踐之旅,在潘安湖酒業集團的醇釀中,觸摸鄉村振興最生動的脈搏。
青磚黛瓦掩在綠樹間,蒸酒的白霧從木甑縫隙里裊裊升起,混著酒糟的醇厚香氣,在江莊鎮的晨風中彌漫——這是潘安湖酒業集團每天清晨的景象。這家傳承了上百年的老酒廠,背靠臥龍泉生態園,南臨引龍河,無污染源的天然環境為綠色釀造奠定了先天基礎。在綠色發展的浪潮中,它既守得住傳統的魂,又闖得出創新的路。
“釀酒先制曲,曲為酒之骨。”潘安湖酒業集團的制曲車間里彌漫著微生物的氣息,空氣中浮動的酵母菌、霉菌正在完成一場無聲的發酵。酒廠負責人指著墻角的陶缸介紹道:“曲塊要在缸里發酵40天,溫度控制在55到60度,高一度則焦,低一度則寡。”曲塊的濕度和顏色也要定期查看,工人憑借“一看二摸三聞”的老經驗,判斷發酵是否恰到好處。
潘安湖酒取富含銀、硅、硒等微量元素的九龍泉水,精選東北三省優質紅高粱,以新鮮無雜質的大麥、小麥、豌豆制曲,采用混蒸混燒傳統老五甑釀造工藝,泥池固態發酵而成,從原料到水源都堅守著綠色天然的準則。這種堅守,讓潘安湖酒的基酒始終保持著入口綿甜、回味悠長的獨特風味。
釀造車間里,木甑蒸糧的場景更是讓人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精選的高粱等原料在熱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吸足水分后倒進木甑,蒸汽從甑底往上冒,糧粒在熱氣中慢慢舒展,釋放出谷物的清香。在潘安湖酒業集團的儲酒庫,數千只陶壇整齊排列,壇身上貼著紅色的標簽,標注著窖藏的年份。陽光透過高窗灑進來,在陶壇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飄著淡淡的酒香,讓人沉醉。集團擁有地下四季恒溫酒窖1500平方米,儲存60°以上基酒1500噸,古發酵容100口和可儲藏原酒2000噸的大型儲藏原酒罐器,這些陶壇有微孔,能讓酒“呼吸”,與外界交換氧氣,在自然循環中慢慢變得醇厚。
夕陽西下,潘安湖酒業集團的炊煙與蒸汽在暮色中交融,酒香隨著晚風飄向遠方。當潘安湖酒業集團的百年工藝遇上綠色理念,我們看見的不僅是醇厚的美酒,更是鄉村振興的甘甜滋味,是一場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相信在綠色發展的賽道上,這壇浸潤著歲月沉香的老酒,定會釀出更醇厚的滋味。讓傳統技藝在創新中傳承,讓江莊鎮的每一縷酒香,都成為鄉村振興協奏曲中動人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