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夏日的陽光傾瀉而下,為高埔崗街道新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這座靜謐的社區鍍上一層金輝。一場名為“青春照相館”的特別活動在此展開,鏡頭對準了社區的銀齡長者、職場奮斗者與青少年,用快門捕捉那些被歲月珍藏卻鮮少被記錄的鮮活光彩。這場由“舞躍獅騰”團隊策劃的公益攝影行動,不僅留下了笑容,更讓傳承、溫情與自我認同在光影交織中悄然綻放。
清晨,高埔崗貓頭獅非遺傳承人江建平帶領十六名團隊成員踏入攝影棚。老師傅們身著傳統服飾,面對鏡頭時下意識地挺直腰背,雙手背后,神情肅穆如獅舞中的“山岳”。他們謙讓著彼此,習慣將光芒隱于獅頭之后,一如平日傳授技藝時的低調。
轉折發生在江偉明師傅的鏡頭前。這位舞獅時威風凜凜的老師傅,突然扎穩馬步,豎起大拇指,瞇眼大笑。“咔嚓”一聲,快門定格了他標志性的豪邁笑容。“這才像我們貓頭獅嘛!”他的笑聲如醒獅鼓點,瞬間點燃現場。
圖為“青春照相館”為高埔崗貓頭獅傳承老師傅們拍的合照 “青春照相館”攝
少年學徒們則展現出另一種“破繭”。十五六歲的少年初入鏡頭,低頭彎腰的羞澀中藏著躍躍欲試。在隊友的鼓勵下,有人模仿師傅豎起拇指,有人抱起獅頭與同伴嬉戲。快門聲中,青澀逐漸化
為自信——古老獅舞的血脈,正以鮮活姿態在新一代身上延續。

圖為“青春照相館”為高埔崗貓頭獅學徒拍的個人寫真 “青春照相館”攝
午后,社區阿姨們結伴而來。面對化妝刷與鏡頭,她們起初略顯忐忑。隊員林樂淩為一位阿姨描眉時,她輕觸鬢發,眼角的細紋透出羞赧,眼底卻閃爍著期待。腮紅暈染、口紅點綴,候場區的輕聲鼓勵讓氛圍逐漸升溫。“這下可跟年輕那時一樣精神!”阿姨們互相夸贊,房間里的絮語漸漸輕快。
攝影環節更顯溫情。隊長陳卓化身“導演”,引導阿姨們擺出俏皮姿勢:“王阿姨,假裝給孫子打電話說‘奶奶上電視啦’!”“李阿姨,您腮紅像花兒,站中間來!”阿姨們被逗得開懷大笑,或依偎,或叉腰,鏡頭前的拘束蕩然無存。
圖為陳卓隊長引導阿姨擺拍照姿勢 唐馨攝
“原來我這樣笑,這么好看啊。”李阿姨的驚嘆,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這些為家庭操勞半生的女性,在彩妝與快門的魔法中,找回了年輕時未言的愛美之心。隊員感慨:“最珍貴的,是看見她們眼里重新亮起的光。”“青春照相館”的初衷,正是打破年齡的界限。活動中,貓頭獅團隊的代際傳承、阿姨們重煥的光彩、青少年從靦腆到自信的蛻變,無一不在詮釋:青春并非數字,而是生命中對自我的熱愛與認
同。快門聲此起彼伏,銀發與彩妝碰撞,歲月與溫柔相擁。活動落幕時,這些被認真對待的瞬間,已成為新陂社區最溫暖的印記。
團隊成員和參加“青春照相館”活動阿姨們的合照 陳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