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人民展開英勇無畏的反侵略戰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為抗戰勝利奠定了基礎。湖北地區的軍隊和人民為奪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與重要貢獻,在中國人民抗戰史上,湖北抗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為探尋戰時湖北的歷史情況,小隊參觀調研湖北軍民抗戰博物館,進行愛國主義實踐教育,尋找大別山精神的源頭。

第四展館以“武漢會戰”為核心主題,一踏入展廳便被濃厚的歷史厚重感包圍。作為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殲敵數量最多的標志性戰役,武漢會戰的歷史意義被全方位呈現在觀眾眼前。展廳入口處的大型時間軸清晰標注著1938年6月至10月的戰役進程,從日軍兵分五路逼近武漢,到中國軍隊依托長江兩岸構筑防線,每一個關鍵節點都配有詳實的文字說明與歷史照片。

展區中央的系列版畫尤為引人入勝:《萬家嶺大捷》中戰士們沖鋒陷陣的身影動感十足,《長江防線》里軍民合力搶修工事的場景溫暖有力,《空中護航》則定格了戰機與地面防空火力協同作戰的瞬間。這些藝術作品生動還原了戰火中的英雄事跡,將中華民族在危亡時刻迸發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玻璃展柜內,銹跡斑斑的步槍、殘破的軍用地圖、戰士們用過的水壺等文物,無聲訴說著戰役的艱苦卓絕。小隊成員在閱讀戰士們的家書、觀看戰役紀錄片的過程中,不時被先烈們“寧死不當亡國奴”的誓言所震撼。當看到“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決策展板時,大家更深刻理解了這場戰役為何標志著全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紛紛向為民族獨立英勇獻身的先烈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王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