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結束前一天奇瑞商用車的參觀行程后,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機械“奇”點,賀“瑞”廣陵暑期三下鄉團隊的成員,頂著烈日匆匆趕往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巴車上此起彼伏的討論聲,透露著他們對能源科技探索的迫切期待。
推開公司大門,綠植墻與銀灰色玻璃幕墻交織出獨特的現代感。大廳電子屏上,跳動的電流數值、閃爍的能源地圖,像神秘代碼吸引著眾人。成員們不自覺湊近屏幕,踮腳辨認數據含義,有人小聲嘀咕“這和課本上的儲能模型好像”,立刻被同伴拽著追問,現場氣氛瞬間活絡起來。在企業展廳,泛黃的專利證書、泛著金屬光澤的電池模型陳列有序。當講解員揭開新型儲能電池的幕布時,人群瞬間圍作一團。機械專業的學生們半蹲在展柜前,手指沿著電池棱角比劃,眼睛緊盯著內部構造圖,時不時皺眉交流。聽到“能量密度提升40%”“循環超5000次”的數據,成員們都下意識倒吸涼氣。
踏入生產車間,機械臂規律的嗡鳴聲與傳送帶的摩擦聲交織成獨特的工業韻律。成員們戴著安全帽,排著隊穿梭在自動化產線間。看到機械臂精準抓取電池組件、激光檢測儀快速掃描產品,幾個男生忍不住湊到設備旁,仰頭觀察機械關節的運動軌跡。大屏幕上實時跳動的生產數據讓大家駐足許久,講解員指著屏幕講解智能監控系統時,成員們都非常好奇。
(圖為7月1日,車間技術講解人員向團隊成員介紹車間能源電池制造流程。盛嘉磊 供圖)
會議室的座談環節,投影幕布上的新能源發展藍圖剛展開,提問聲便接連響起。“廢舊電池處理會產生二次污染嗎?”“光儲一體化設備成本如何控制?”問題一個接一個拋出,學生們或托腮思考,或低頭記錄專家的解答,遇到關鍵內容,連翻筆記本的動作都變得小心翼翼。
夕陽西下,返程大巴緩緩啟動。車窗玻璃映出成員們若有所思的神情,有人還在翻看著滿頁筆記,有人小聲討論著展廳里的設備,連一向活潑的學生都安靜下來,似乎還沉浸在能源科技的奇妙世界里。這場與前沿技術的近距離接觸,像一粒火種,悄然點燃了他們對綠色能源領域探索的熱情。
(圖為7月1日,車間技術講解人員向團隊成員介紹車間能源電池制造流程。盛嘉磊 供圖)
(通訊員:盛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