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網,大學生新聞發布平臺
大學生新聞網

三下鄉丨西安建大學子探訪幽燕沃壤——把脈城市韌性 助力規劃提升

       土墻上,那道近兩米高的黃褐色水痕,像一道沉默的傷疤,烙印著2023年“7·29”暴雨留下的記憶。而千里之外,一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7名師生組成的“砥城為民・有韌有余”暑期社會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正帶著專業設備與問卷,走進河北省涿州市與雄安新區,試圖觸摸這道疤痕。
  在為期七天的“城市韌性現狀評估與規劃提升”專題調研中,實踐團走訪了涿州市及雄安新區的十余個村莊、二十多條街道與多個文化場館,用腳步丈量土地,以專業洞察城市發展的“韌性密碼”。實踐團隊長惠元在調研后表示:“我們不僅要找出城市的脆弱點,更要為韌性發展注入青年智慧。”
  深入涿州:災痕下的韌性之思
  涿州市因其地形地勢而水災頻發,曾受到“7·29”暴雨的嚴重洪澇災害。因此,實踐團首站便深入碼頭鎮、刁窩鎮刁四村等重災區。在曾經積水齊腰的居民區,隊員們逐戶記錄房屋修繕進度;走進商業區,部分營業店鋪的內壁上,至今還留著深淺不一的洪水浸泡痕跡。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村民交流受災情況。姚宛孜 供圖
  涿州市徐三營村的一面土墻上,幾道深淺不一的黃褐色水痕像凝固的歷史,最高處距地面近兩米。實踐團成員萬寒宇蹲下身,指尖輕輕撫過墻皮剝落的邊緣,水痕里還嵌著之前洪水退去后留下的細沙。簌簌地往下掉著渣。
  “前年那場洪水,水都漫到了這兒了”一位村民站在正在修繕的房屋前,指著墻上的水痕,對著這群穿實踐服的年輕人嘆著氣,“家里家具全泡爛了,地里莊稼也絕收了。”他頓了頓,聲音亮了些,“不過政府來得快,救災物資緊跟著就到了,修房子還有補貼。只是(災后)恢復起來太難了……”實踐團成員記錄下了這番樸實的話語,也從中感受到了群眾對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的迫切期盼。
  田埂上的故事更讓人揪心。農田受淹、灌溉設備損毀,是最主要的難題。農戶反映,洪水后收割機仍無法進入農田。調研發現,雖然復耕獲補貼和技術支持,但道路修復滯后與銷路不暢仍是農業恢復的主要制約因素。
  涿州之行,實踐團不僅初步掌握了災后重建工作實情,更深刻體察到群眾對建設安全宜居環境的強烈期盼。團隊明確,將在未來的學習科研中持續追蹤涿州災后重建進程與“韌性城市”建設推進情況。
  對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韌性城市規劃工程研究院執行院長、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劉西光表示:“本次實踐成果將會對城市物理空間韌性、社會功能韌性與生態系統韌性協同增強路徑提供借鑒,對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多維度韌性城市評估體系和韌性城市理論框架提供實踐支撐。”
  圖為實踐團成員了解當地居民生活狀況。姚宛孜 供圖
  對話救援:沖鋒舟上的青春課堂
  能否順暢運行城市災害應變機制和及時組織災時救援能力都是檢驗高水平城市化的關鍵。為此,實踐團專程拜訪了涿州迅達救援隊。在那里,實踐團見到了曾參與洪災救援實戰的隊長楊帆。
  “當時洪水來得急,我們接到警報后,第一時間就趕到了受災最嚴重的區域。記得有個村子,水快淹到屋頂,村民們被困在閣樓上。我們開著沖鋒舟,冒著被電線絆倒的風險,硬是把人一個個救了出來。那場景,刻骨銘心。”交流會上楊帆隊長的回憶讓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救援工作的艱辛,并感慨道:“以前覺得英雄很遠,現在才知道,就是有人在洪水剛來時,敢第一個跳上沖鋒舟”。而這份挺身而出的勇氣背后,更讓隊員們深切體會到:黨中央一聲令下,從專業救援隊到自發群眾,無數人向著危險逆行——這正是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凝聚力與生命力。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平凡人在危難時刻迸發的力量,正是最動人的英雄群像。
  圖為實踐團與救援隊進行交流。崔雨晴 供圖
  探訪雄安:蝶變后的未來之城
  7月26日,實踐團轉赴雄安新區,想從規劃理念、建設實踐與社區服務等多個維度,好好探尋這座“未來之城”的規劃建設密碼。他們的腳步踏遍了雄安新區印象展覽館、雄安城市計算中心、雄安新區規劃館等地方。
  雄安印象展覽館中,實踐團沿著“歷史・現在・未來”的時間脈絡緩緩前行,在沉浸式體驗中真切感知雄安新區的宏偉藍圖。隊員李禹森的指尖輕輕點向雄安新區規劃圖,目光中滿是驚嘆:“你們看,我們此刻腳踩著的這塊地方,就在這規劃圖上呢!”
  圖為實踐團在雄安印象展覽館。姚宛孜 供圖
  南文營社區食堂飄出的飯香,讓人覺得親切。實踐團在這里感受到了新區居民實實在在的幸福日常。作為“智慧社區管理、便民設施建設”的例子,新區“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細節里能看得出來。正值用餐時段,居民們有序排隊、自助選餐,食堂里挺熱鬧,氛圍暖暖的。一位老人熱情地拉著實踐團成員說:“這兒的飯菜便宜又健康,政府還給我們老年人補貼,日子越過越舒心!”隊員們注意到,每道菜都標著卡路里和營養信息,還特意設了“愛心餐”窗口。這些貼心處讓大家覺得:“‘民以食為天’,連社區食堂都考慮得這么細,‘以人為本’在雄安是真的落到了實處。”
  歷史與生態:蘆葦叢中的金山銀山
  7月27日,實踐團分組探訪雄縣紅色文化展覽館與白洋淀,從歷史與生態維度雙重切入,深化對城市韌性的理解。
  駐足白洋淀畔,濕地修復區重煥生機、太陽能凈水設備持續運轉,水下“生態森林”悄然守護著這片水域的平衡。實踐團初見這一幅生態畫卷時,恰巧遇到一位居民湖邊信步,他笑著說:“這才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白洋淀總是與《小兵張嘎》中那片承載著抗日英雄傳奇的水域緊密相連。而如今呈現在眼前的白洋淀,已褪去往昔的戰火痕跡,洋溢著別樣的生機與活力。濕地修復后的白洋淀,不僅重現了自然之美,更增添了現代科技的守護,讓這片古老的水域煥發出新的光彩。
  紅色文化展覽館里,泛黃的戰地日記仿佛還留在昨日。隊員們望著一幅幅破舊的地圖,上面用紅筆圈著的村落,如今正矗立著雄安新區的高樓。隨后,實踐團的團員們在展館的紅色旗幟下整齊列隊,舉起右拳重溫入團誓詞。激昂的聲音在展廳里回蕩,與墻上“青年強則國強”的標語交相輝映,仿佛在向歷史傾訴:新一代的青年正接過接力棒,要在新時代的土地上續寫奮斗的故事。
  圖為實踐團重溫入團宣誓。齊昱霖 供圖
  結語:行走的思政課,寫在大地上的青春答卷
  從涿州的災后重建現場到雄安的未來之城藍圖,從結構檢測到韌性評估,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實踐團用專業智慧為城市發展筑牢安全底線。如今,這場跨越“災后修復”與“前瞻規劃”的實踐之旅,正在架起連接城市當下與未來的橋梁,而青年學子們留下的每一個數據、每一份建議,都成為這座橋梁最堅實的墩柱——讓城市在風雨中屹立不倒,讓發展在安全中行穩致遠,更讓土木人的匠心與擔當,在新時代的城市建設中寫下生動注腳。(通訊員 趙家偉)
圖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砥城為民,有韌有余”暑期社會實踐團。崔雨晴 供圖
    來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砥城為民・有韌有余”暑期社會實踐團
    發布時間:2025-08-02    閱讀:
    掃一掃 分享悅讀
三下鄉推薦
  • 常州工學院:鏡頭里的農耕傳承
  • 今夏,常州工學院人文學院9名學生組成“執犁耕文脈,踏野賦鄉興”實踐隊,回到家鄉行政村,用鏡頭記錄農耕文化。
  • 08-02 關注:13
三下鄉熱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午夜影放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黄色片|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欧美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欧美女人毛茸茸|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91华人在线视频| 最新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乱子对白AV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av|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公与2个熄乱理在线播放|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男生被男生到爽动漫|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17|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巨r精灵催眠动漫无删减| 免费床戏全程无遮挡在线观看| 久9久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91在线精品|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 | 没有被爱过的女人在线|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男男chinese同志gay露脸飞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