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常州工學院人文學院9名學生組成“執犁耕文脈,踏野賦鄉興”實踐隊,回到家鄉行政村,用鏡頭記錄農耕文化。
隊員跟著老農學插秧、編織竹筐、釀造米酒。在海復鎮,104歲的范慶禮老人扎掃帚的場景被隊員用鏡頭捕捉,選竹、削柄、捆扎蘆穗,20多道工序,范慶禮老人做得行云流水,他說“這手藝舍不得丟”。
隊員們還深入挖掘農耕背后的故事,像呂四港鎮“呂洞賓四到鶴城”的傳說,還有“八三年大旱搶水澆地”的往事,都被收錄進素材里。
如今,實踐隊已積累100多張照片、1條短視頻,整理出了口述故事集。這些影像不僅留存了老手藝,更讓農耕文化借青春表達延續,連接起傳統與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