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褒茶營"文化傳承實踐隊赴廈門市同安區軍營村開展實踐調研。實踐隊與當地村委高主任就鄉村振興主題進行交流,結合"三下鄉"調研情況,探討軍營村發展方向。團隊圍繞文化傳承與產業融合主題,研究當地發展路徑,探索通過文化傳承促進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以實際行動支持軍營村鄉村振興工作。
圖為高主任向實踐隊隊員介紹軍營村建筑布局
清晨,高主任帶領實踐隊隊員調研軍營村,深入了解其布局與優勢。二十多年間,軍營村人均收入從 1000 余元增至 2023 年的 4.5 萬元,增長近 25 倍,從 “貧困村” 蛻變為 “最美休閑鄉村”,彰顯政府的為民初心。實踐隊員深受觸動,深刻感悟到黨的正確領導與二十大精神的指引,是軍營村蛻變的關鍵。這份認知與感悟,為后續宣傳手冊設計夯實了基礎。
文旅資源
高主任率實踐隊首站抵達半畝塘。這里是朱熹創作《觀書有感》之地,周邊留存的朱熹石刻已被認證為文物,日常游客往來不斷。軍營村的文化遠不止三種,尚有更多待挖掘與展示,因此文化影響力的提升可帶動軍營村旅游業發展:既讓更多人感受文化熏陶、促進經濟增長,也能使這深山文化走向外界,在實踐文旅融合政策中實現文化與經濟的協同發展。
圖為軍營村半畝方塘景點的石碑
登峰立志
隨后,高主任帶領實踐隊登上軍營村最高峰。山頂的 “立志石”,是當地發展歷程中極具標志性的景觀。它不僅是軍營村對習近平總書記 “要因地制宜,帶領村民致富” 叮囑的歷史性回應,更是村子蛻變為 “最美休閑鄉村” 的重要里程碑。“立志石” 所承載的,不僅是軍營村村民脫貧致富的決心,更是基層干部群眾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堅定信念。而這一信念將一代代流傳下去,成為軍營村發展的根基。
圖為軍營村最高處的立志石
于金山閣論發展
談及軍營村發展面臨的挑戰,高主任表示“要嚴格把控綠化率帶來的發展瓶頸、極低的發展容錯率與有限的資金支持、傳統手工藝在現代社會生存空間日漸萎縮等。”隊員們由此對軍營村的發展痛點有了更全面的認知,也理解了村莊為何要采取低風險、低成本、高成功率的發展策略 —— 唯有循序漸進突破瓶頸,才能以經濟發展為依托,為文化傳承注入持久動力,在守護生態與文化根基的同時穩步向前。
圖為高主任帶領實踐隊登上金山閣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高主任討論如何推動軍營村發展
經過一天調研,實踐隊深入了解了軍營村的優勢與發展瓶頸,并與高主任探討如何依托當地資源推動村莊振興。 針對當地計劃建設的“共創工坊”,隊員們建議在傳統制茶體驗基礎上,增設奶茶DIY項目,吸引年輕群體,促進茶文化傳承與經濟增收。此外,團隊還提出設計研學旅游路線、制作宣傳手冊等方案,助力軍營村提升知名度,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撰文 | 甘香藝 彭宇杭 張敬武
圖片 | 謝文婧 王瑞瀟 袁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