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君一枝艾
贈君一枝艾,愿君百緒平——三下鄉實踐活動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這是《詩經·王風》中的詩句,作為先秦時期就在文學作品中大放異彩的植物,艾草所承擔的文學價值及其本身的藥用價值使它成為了中國歷史長河中別樣的文化符號,F如今,為了探索艾草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艾草吐新綠小組的成員踏上了南陽這片充滿艾草香氣的土地,去探索、去發現、去追逐艾草的不朽魅力。
為了更好地探索艾草的實際意義,成員們走進圖書館查詢中醫藥相關的資料,并利用網絡了解艾草產業如今的發展狀況。
抵達實踐地后,實踐小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與當地種植戶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艾草種植的品種、規模、產量以及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通過實際調研,成員們發現當地艾草種植歷史悠久,但在種植技術、加工工藝和市場推廣等方面存在不足,制約了艾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由于缺乏統一品牌打造和產業鏈整合,產業效益未充分釋放。
針對這一情況,實踐小隊迅速行動,一方面提出討論后的發展建議,一方面利用平臺資源聯系艾草上游產業鏈專家向基層領導傳授經驗,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將傳統艾草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融合,提升產品辨識度與品牌價值。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發揮艾草醫用價值在艾草產業中的重要作用,實踐小隊還走訪了各地中藥材市場與中醫館,在中醫師的帶領下,成員們詳細了解了艾草在中醫診療中的廣泛應用。從常見的艾灸療法,到融入中藥方劑的特色藥劑,成員們深刻地認識到了艾草在中藥界中辦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走訪中醫館之余,實踐小隊還利用自身優勢,為中醫館與當地艾草種植戶牽線搭橋,促進中醫館與當地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實現從田間到藥柜的產業閉環。
當落日的余暉漸漸消失在田間的地平線時,艾草吐新綠小隊的實踐活動也已經圓滿結束。在南陽這篇古樸的土地上,藥香與艾煙交織成了獨特的東方韻律,這次的實踐活動讓隊員們看到,傳統中醫藥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閣的典籍文字,而是能激活鄉村發展動能的鮮活力量;艾草也不再只是鄉間的普通野草,而是串聯文化傳承、產業升級、民生改善的綠色紐帶。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人深耕這片熱土,以青春之筆書寫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共同繪就共同富裕的時代畫卷。
編輯:陳泓羽
責編:范妍妍 李夢哲
攝影:鄭淄文 崔婭楠
三下鄉推薦
- 探查工業廢水處理,踐行綠色環保之路
- 7月3日9時,巢湖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碧水清渣隊”在指導老師、隊長帶領下抵達馬鞍山和縣污水處理廠,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鄉
- 08-02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