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踐青春 | 逐光而行,無人機為田野唱響生態之歌
在生態環保的浪潮中,校企合作正成為推動企業環保的重要力量。2025年7月26日,山東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師生們來到德州實華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開展了一場以“無人機助力環保”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利用專業知識,預防水管滲漏對周邊農田造成的污染,守護當地的生態環境。

實踐團隊觀察,學習使用儀器 肖航攝
知行合一:科技賦能的綠色序曲
活動籌備階段,學院師生與工廠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溝通。針對工廠高濃度鹵水管道可能存在的滲漏風險,學生團隊決定將課堂所學的無人機紅外熱成像技術應用于實際。

圖為調試無人機 肖航攝
團隊成員們不僅準備了專業級的無人機設備,還詳細研究了紅外熱成像的原理,特別是如何通過溫差變化來精準識別地下或地表管道的滲漏點。他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共同制定了嚴謹的巡查方案,確保實踐活動科學有效。
傳道解惑:共享智慧,共話綠色未來
活動當天,師生們首先在德州實華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辦公室,為工廠技術人員進行了一場無人機環保技術科普講座。學院的同學們用生動直觀的語言,結合無人機拍攝的案例,向大家講解了鹵水滲漏對土壤和作物的影響,以及無人機紅外識別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優勢。

師生與技術人員的交流 肖航攝
在講座中,師生們還與工廠技術人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學們不僅展示了無人機拍攝的實時畫面,還分享了數據分析的方法,讓工廠對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現場實踐:無人機守護田園
講座結束后,師生團隊在工廠技術人員的帶領下,來到鹵水管道經過的田地。無人機緩緩升空,沿著預設航線對管道沿線進行了低空飛行拍攝。

無人機低空拍攝 肖航攝
通過無人機搭載的高精度紅外熱像儀,同學們實時監測著屏幕上的熱成像數據。他們發現,在某一區域,地表溫度呈現出異常的低溫特征,經過地面勘察,初步判斷可能存在微小滲漏。同學們立即對該區域進行拍照和標記,并詳細記錄了相關數據。這次成功的實踐,不僅驗證了無人機紅外識別技術的有效性,也為工廠后續的精準維修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

實踐團隊分析數據 肖航攝
慧眼巡航:無人機描繪綠色守護圖
這次校企合作實踐活動,不僅為德州實華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環保解決方案,更讓學生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深刻體會到了科技賦能生態環保的價值。張鴻鋮同學表示:“能用我們的專業知識為工廠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感到非常自豪。這次經歷讓我們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無人機特寫 肖航攝
德州實華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負責人表示:“非常感謝山東師范大學的師生們帶來的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這次活動不僅解決了我們的一大難題,也為我們未來的環保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來,山東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與德州實華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將繼續深化合作,探索更多科技應用場景,共同為生態保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