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水晶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探尋傳統水晶雕刻技藝在青年實踐中的傳承路徑與創新模式,溯息團隊成員奔赴“世界水晶之都”江蘇東海縣,開展“東海晶韻,古脈今尋”非遺走訪調研實踐活動。
走進博物館溯源水晶千年史
琢玉成器,溯源初心。東海水晶博物館、非遺雕刻博物館作為展示水晶文化的重要窗口,承載著東海地區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獨特匠作精神。7月30日,團隊成員踏入博物館,透過琳瑯滿目的展陳,依次了解水晶成礦地貌、開采歷史、雕刻流派與發展演變。晶瑩剔透的原石、巧奪天工的雕件、工序精細的技法演示,讓大家沉浸式感受“由石到器,由器至藝”的匠心之道。在講解員的引導與啟發下,成員們進一步明晰了水晶非遺技藝的文化價值,為后續產品設計與文化表達打下了堅實基礎。
拜訪行業大師吸取多元技藝
尋匠問道,致敬經典。7月31日,團隊拜訪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晶雕刻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兆娥大師。吳大師為團隊細致講解了“俏色雕刻”的技法精髓,現場展示了從選料、破石、打坯到精細雕刻的完整工序,并結合自身從藝經歷寄語青年要堅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匠心”。在了解溯息“非遺+科技”創新思路后,吳兆娥大師給予高度肯定,鼓勵團隊在堅守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走出屬于新時代青年的非遺傳承之路。
隨后,團隊繼續走訪了張玉成、陳旭輝等多位東海著名雕刻大師,學習人物造型、獸形創作與意境表達等不同技藝特色。大師們分享了多年創作經驗與設計理念,作品風格或雄渾大氣、或細膩唯美,讓大家深刻體悟到水晶雕刻藝術中“形神兼備”的文化追求。通過面對面交流學習,團隊進一步豐富了對傳統水晶雕刻工藝流派與表現方式的理解,也堅定了將現代美學與非遺技藝結合的創新方向。
走訪東海水晶城探析市場脈動
8月1日,為深入了解水晶行業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團隊特別走訪了中國東海水晶城。作為國內最大的水晶批發交易中心,水晶城匯聚了眾多水晶原料供應商、加工廠商及銷售商,市場活躍度極高。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調研、訪談商戶和收集市場數據,詳細了解了水晶產品的品類分布、消費者需求、銷售模式及市場競爭態勢。調研過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傳統水晶雕刻技藝如何融入現代市場體系,體會到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緊密聯動和創新發展潛力。這為溯息項目未來市場定位、產品開發和推廣策略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深入產業一線探索水晶煥新之路
8月2日,為了解水晶非遺技藝在現代市場中的轉化與應用,團隊還走訪了東海當地水晶加工工坊與產業園區,深入了解非遺產品從選材、設計到銷售的全流程模式。在與企業代表深入交流中,大家深刻認識到,非遺技藝不僅需要匠心守護,更需與現代審美、市場需求、科技手段融合發展,才能實現價值傳遞與文化煥新。這也為溯息項目“非遺+科技”發展路徑提供了現實參考與啟示。
循光而行守匠心青春逐夢承文化
本次東海調研實踐是溯息團隊更深入的挖掘項目內涵。成員們在尋訪非遺足跡中堅定文化自信,在學習匠人技藝中感悟工匠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將繼續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青春之名守護傳承,以創新之力煥新表達,讓水晶非遺在新時代光芒四射、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