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的時代背景下,邊境地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崇左市龍州縣水口口岸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絲路新語貿易調研團,積極響應時代號召,開展了“一帶一路”倡議下邊境口岸興邊富民調查研究活動,旨在探尋水口口岸興邊富民的新路徑,為邊境地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一、團隊集結:匯聚智慧,共赴調研征程
絲路新語貿易調研團由2名專業指導老師和8名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年級的學生組成,成員們專業背景各異,優勢互補,具備強烈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扎實的實踐能力。團隊名稱“絲路新語”寓意深刻,“絲路”象征著古代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底蘊;“新語”則代表著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邊境口岸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機遇。調研團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挖掘口岸發展的新動態,講述新時代的口岸故事。

二、實地調研:多維度解鎖口岸發展密碼
(一)首站探秘:口岸經濟活力初現
2025年1月15日,調研團抵達崇左市龍州縣水口口岸,開啟了此次調研的首站。一到口岸,成員們就被眼前忙碌而繁榮的景象所震撼。他們深入調研口岸的貿易品類,從特色農產品到工業制成品,詳細了解進出口的規模、結構以及市場流向。同時,成員們還梳理了通關流程,分析各個環節的效率和優化空間,探究如何進一步提升口岸的通關能力。此外,調研團還前往移民管理局、水口關邊檢站等相關機構,觀察他們對出入境人員、交通運輸工具的邊防檢查和管理措施,深刻認識到口岸在維護邊境安全和促進貿易往來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企業交流:探尋跨境合作的興邊之路
1月16日,調研團來到廣西乾進新源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與公司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據悉,該公司專注于東南亞農業投資,與中糧集團攜手推進越南甘蔗種植及進口業務,同時還涉及東南亞水果、中藥材等農副產品的采購進口以及一般貿易進口代理。公司以訂單農業為核心業務,為越南蔗農提供從種植到收割的全過程技術指導,運輸環節則外包給專業運輸企業,推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通過與中糧集團的合作,將越南甘蔗轉化為中越特色糖產品,既提高了越南邊民的收入,又為中國糖企創造了經濟效益。公司負責人介紹,運輸司機主要招聘當地邊民,這不僅增加了邊民的收入,還帶動了邊境運輸業的發展,實現了興邊富民的目標。

(三)店鋪走訪:洞察口岸商貿的繁榮與活力
1月17日至18日,調研團走訪了龍州水口口岸周邊的中越特色商店。在龍州的水口口岸附近的特色商店,越南的榴蓮餅和椰子餅十分搶手,輕輕咬上一口,榴蓮的濃郁與椰子的清甜瞬間在口中散開,讓人唇齒留香。此外,還有越南的手工藝品,如精美的木雕、色彩鮮艷的漆器等,工藝精湛,充滿了越南的民族特色。中國的茶葉、絲綢制品也在這里備受歡迎,本地的綠茶清香撲鼻,絲綢制品柔軟順滑,品質上乘。這些中越特色商店,不僅是商品交易的場所,更是文化交流的窗口,讓人們在購物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中越兩國不同的文化魅力,體驗到“一帶一路”背景下邊境貿易的繁榮與活力。

(四)問卷調研:傾聽邊民心聲,聚焦發展痛點
1月19日,調研團在水口鎮開展了問卷調研活動,旨在了解邊民對興邊富民政策的認知和看法,以及他們對口岸發展的期望和建議。調研結果顯示,邊民們對興邊富民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水口口岸推行的具體措施也給予了積極評價。但他們普遍認為,口岸的物流及信息化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貿易需求。此外,基礎設施不完善、通關效率不高以及專業貿易人才的缺乏,成為了水口口岸邊境貿易發展的重要瓶頸。不過,邊民們也對交通的改善和公共交通設施的優化表示滿意,對口岸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三、調研總結:凝聚力量,助力口岸高質量發展
此次調研活動,絲路新語貿易調研團通過實地考察、訪談交流和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深入了解了龍州水口口岸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興邊富民政策的實踐成效。調研團成員們表示,將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為水口口岸的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他們希望通過此次調研,能夠為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助力水口口岸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實現更好的發展,讓興邊富民的成果惠及更多的邊境居民。
“路漫漫其修遠兮”,邊境地區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廣西師范大學的絲路新語貿易調研團將繼續關注邊境地區的發展,用實際行動踐行青春使命,為“一帶一路”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