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綠谷蔥蘢的夏日里,二年級的小雨正為一道數學應用題發愁。“你看,媽媽買了5個蘋果,分給你和弟弟,每人能拿到幾個呀?”隊員小李用生活化的例子耐心引導,小雨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笑容。這是童夢社會實踐隊在泰山綠谷開展暑期實踐活動的一個溫暖瞬間。
自6月29日起,童夢社會實踐隊一行17名隊員,懷揣著精心準備的教案與滿腔熱情,深入泰山綠谷社區,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活動聚焦兒童學業輔導與生命教育,通過系統化課程設計與豐富互動,為當地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充滿知識與關愛的“暑期成長營”。
學業護航:筑牢知識根基
學業輔導是每日必修課。隊員們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學習需求,制定了詳盡的輔導計劃。
實踐初期,隊員通過問卷(針對家長)和一對一溝通(針對孩子)初步了解各年齡段(主要集中在小學低、中年級)兒童的學習薄弱點及興趣點。針對應用題理解難,隊員大量使用身邊實物(水果、文具)或創設生活場景進行演示講解。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鼓勵掌握較快的學生幫助同組小伙伴,既鞏固自身知識,也培養協作精神。
生命課堂:啟迪成長智慧
面對孩子們“生命是什么?”“我們從哪里來?”的天真提問,實踐隊精心策劃了“探尋生命之旅”主題系列課程。三堂深入淺出的生命教育課層層遞進:
第一課“認識生命與起源”:通過動畫短片和“種子發芽”、“小雞破殼”等實例,引導孩子們理解生命的特征。
第二課“生命的成長歷程”:展示從嬰兒到少年、樹苗到大樹的圖片變化,讓孩子們直觀感受成長,并思考感恩的意義。
實踐隊員在講解“生命的特征”侯晗 供圖
第三課“理解生命周期,正確對待死亡”:實踐隊員巧妙利用“樹葉的一生”實驗,溫和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命的自然規律,懂得珍惜與敬畏。課后,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心中的“生命樹”,三年級的小宇說:“我知道了每個生命都很珍貴,我要好好愛護自己和身邊的人。”這堂直面生命本質的課程,成為實踐活動的亮點。
多彩互動:激發潛能與熱愛
實踐活動遠不止于課堂。隊員們組織排練情景劇《森林的密碼》,讓孩子們在角色扮演中克服羞澀、發揮想象、體驗協作;成語接龍、“氣球不落地”、乘法表比拼等游戲,寓教于樂,充滿歡聲笑語;科技手工環節,孩子們組裝太陽能小車、制作“珍惜生命”主題書簽、用泥土和畫筆表達對生命的理解,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鍛煉。活動尾聲放映的電影《尋夢環游記》,更是在孩子們心中深深埋下了關于家庭與生命意義的種子。
實踐隊員正在陪伴孩子觀看《尋夢環游記》邵語涵 供圖
7月13日,隨著獎狀和禮品的頒發,本次實踐活動圓滿落幕。童夢社會實踐隊指導老師解沛灝在總結中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扎實的學業幫扶和創新的生命教育,不僅填補暑期‘看護空白’,更致力于點亮兒童的心靈之燈,在他們心中播下熱愛生命、積極向上的種子,助力其全面成長。這既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也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實踐。”
指導老師正在與天津路社區馮主任探討實踐成效 黃羅琳 供圖
據悉,此次泰山綠谷實踐活動累計開展學業輔導逾75課時(按1小時/課時計),生命教育課程覆蓋15名兒童(完整參與三期課程)。通過觀察、孩子作品(如工整的作業、充滿想象的生命樹繪畫、情景劇參與積極性)及課后反饋,顯著提升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對生命有了更積極、具象的認識。家長反饋肯定了活動對孩子的積極影響和解決了部分看護難題。
童夢社會實踐隊在泰山綠谷的實踐,是學業幫扶與生命啟蒙結合的積極探索。經驗顯示,短期教育幫扶項目經精細化需求分析、靈活創新教學法、科學處理敏感話題和趣味互動設計,可助力兒童成長,為大學生服務社會、踐行責任提供參考。期待其實踐策略與反思,能為社區兒童教育工作者提供啟發。
記者:邵語涵│童夢社會實踐隊活動記錄
單位:湖北醫藥學院第一臨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