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桌宴席送別畢業生:一場“有溫度”的教育儀式革命
廣東茂名東南高級技工學校的500桌畢業宴席,遠非尋常聚餐,而是一場職業教育領域靜悄悄的“儀式革命”。這場校長設宴、5000人共聚的“畢業家宴”,以美食與非遺為情感紐帶,在過度理性化的教育現實中,重新定義了畢業典禮的價值。(5月30日 九派新聞)
傳統典禮常陷于“講話+發證”的窠臼。茂名東南技校則展現出突破性思維:菜品命名“鯤鵬展翅沖云霄”“前程似錦路路順”,以寓意設計打破職教“重技能輕情感”的刻板印象。連續兩年的舉辦,更表明其意圖通過精心設計的情感儀式,固化學生身份認同,推動教育從“工具理性”邁向“價值理性”。這呼應了教育部“精心設計校園文化活動”的政策導向。從中傳“云畢業”到浙江高校融合非遺課程,教育者正將畢業從“任務終點”重構為“成長起點”。
宴席現場的非遺巡游,是傳統與現代碰撞的精彩注腳。它非符號堆砌,而是“非遺+教育”的深度融合與創造性轉化。學生欣賞表演的過程,即接受本土文化“潤物細無聲”的浸潤,為破解文化傳承困境提供了智慧。更深層的價值,在于它搭建了校企合作橋梁。邀請企業代表參與,在輕松氛圍中完成人才推介,將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畢業生與雇主面對面,使抽象的“就業率”化為具象的發展機遇。
這場宴席的成功,是多主體協同的成果:校方在監管下規范采購,家長積極參與構建家校共育,而成本僅占學費年收入0.3%,為“小成本大情懷”的創新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創新亦需邊界。部分高校“網紅打卡”式設計易消解儀式莊重性。茂名技校的可貴,在于創新緊扣教育本質——菜品命名寄托職業期許,非遺表演賦予文化靈魂,皆服務于學生全面發展。這“形式為內容服務”的理念,正是儀式創新的核心準則。
當畢業典禮從“標準化流程”變為“定制化敘事”,當教育者以美食傳遞祝福、用非遺喚醒記憶,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儀式迭代,更是教育理念的進化。這場500桌宴席,是一場關于“如何定義教育”的思想實驗:真正的教育,既要授業,更需種下情感的種子;真正的成長,是能力提升,更是精神豐盈。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如此有溫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告別,正是年輕人奔赴星辰大海前,最珍貴的精神錨點。
作者:徐春苗 來源:https://weibo.com/7516679696/5171906240056253
- 衡陽市大學生創新創業集市開市
- 5月29日晚,湖南工學院北操場燈火通明,“衡”青春創未來——衡陽市大學生創新創業集市在此舉行。
- 06-01 關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