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注,強化學校與社區的支持聯動,5月中旬,山東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志愿服務隊走進山東濰坊第三中學,開展了以“青春同行·‘心’橋相連”為主題的青少年心理賦能志愿活動。此次活動充分融合危機介入理論與發展性社會工作理念,致力于幫助中學生識別情緒、疏導壓力、建立支持網絡,為青春期心理健康注入溫暖與力量。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通過一場名為“情緒調色盤”的心理主題工作坊,帶領學生們識別自身情緒、學習表達與調節的方法,引導其理解情緒背后的社會環境因素。這一環節運用了社會工作中的生態系統理論,從個體、家庭、學校等多個層面考察青少年所處的支持網絡,幫助學生增強自我覺察與適應能力。
此外,服務隊還設計了“我的力量樹”小組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回顧個人經歷,發現自身資源與優勢,運用優勢視角理論激發其內在潛能。學生們在互動中逐步樹立起積極的自我形象,也在彼此傾聽中獲得接納與鼓勵。
“這是一次真正從學生內心出發的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心理老師表示,“志愿者不僅帶來了技巧和溫度,更展現了專業社會工作的系統性和實用性。”
作為本次活動的指導教師,張老師表示:“心理健康不是臨時干預,而是一場長期陪伴。社會工作者在校園中扮演的是引導者、支持者與倡導者的多重角色,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建立一座‘心’的橋梁。”
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中學生的心理韌性,也為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理論與實踐融合的生動課堂。山東師范大學社會工作系將繼續深化校地合作,走進校園、社區等一線場域,培養更多具有專業素養與社會關懷的青年社會工作者。
(編輯人:安徽農業大學 王一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