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暑期的下午,學生張敏(化名)給我打電話說懷疑自己遭遇了校園貸陷阱。三個月前,張敏通過朋友介紹進入一個賣日用品的公司兼職來貼補生活費。公司部門主任王開青(化名)說要測試軟件,利用她的身份信息分別在分期樂、名校貸、分期樂、優分期、馬上金融、螞蟻花唄、給你花等貸款平臺借款約5萬元。王開青承諾一個月后連本帶息還清,同時答應支付張敏報酬1000元。出于信任,她同意了,但是一個月后王開青并沒有兌現承諾,并且切斷所有聯系,她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這些錢張敏并沒有用于自己消費,而是讓騙子騙走,吃喝玩樂,揮霍一空,讓她還款有點冤。面對日益見長的利息,張敏面臨極大地還款壓力,幾乎處于崩潰的邊緣。
二、案例分析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網絡金融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消費的主要手段。高校學生新鮮感、表現欲、超前消費意識日漸提升,網絡貸款以到款快、利息低等特點迅速占領高校陣地。而現在的大學生社會經驗少、理財觀念差、法律意識淡薄,成為網絡貸款的首重人選。
遭遇校園貸詐騙的家庭因素:案例中張敏同學來自農村,出生于單親家庭,生活比較貧困,父親年事已高,失去勞動能力,系低保家庭。張敏每月家中給予生活費不過300元,為減輕家中負擔并能保證自己日常生活,張敏自入學以來就參與很多兼職工作。來自農村的孩子,思想單純、缺乏社會經驗,很容易相信別人。
遭遇校園貸詐騙的個人因素:張敏同學為職業高中對口招生學生,在高中期間學生成績位列班級前茅,升入大學后,她認為終于可以輕松了,于是開始四處兼職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現狀,學習不再是唯一。一學期下來,張敏三門成績不合格。高中時的佼佼者榮譽感不復存在,于是索性不再去想學習的事情,思想開始懈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過生活,將學習拋之腦后。張敏自尊心強,不愿讓同學瞧不起,所以她想通過兼職改變自身生活狀況平衡心中的自卑。
遭遇校園貸詐騙的社會因素:由于網絡的發展迅速,對相關部門對校園貸監管不力,大學生網絡貸款審核條件比較低,一般只要是看家庭地址、在校生信息等簡單審核條件。
三、解決方案
1、理論依據
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對高校開展校園貸風險防范專項工作給出了指導性意見。加強大學生網貸風險的防范意識,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自覺遠離網絡借貸行為,規避盲目消費風險,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努力營造崇尚節約的校園文化環境。這也可以看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作為輔導員,我們一定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中的講話精神,形成清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首先,要做到因事而化,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其次,要做到因時而進,要用動態的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對于任何案例都不能以此時此刻的暫時解決作為一個終點,一定要做好后續的跟蹤觀察,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第三,要做到因勢而新,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輔導員一定要善于思考,新形勢下,如何利用新媒體、新方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2、過程方法
(1)報告上級領導,協助學生報警
接到學生電話后,我詳細了解了事情始末,將事件報告上級,聯系學校保衛處備案。經調查,遭遇詐騙的不止她一名,協助學生聯系多名遭受詐騙的學生,聯名報警,人數較多,涉案金額較大,引起警方重視,加快破案進程。督促學生定期與警方聯系,隨時掌握案情進展。
(2)關注思想動態,加強家校聯系
定期不定期關注張敏思想動態,多次談話幫助其重拾信心。叮囑班級學生干部及宿舍成員關注其異常動向。聯系學生家長,希望家庭正確看待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多關心愛護孩子,確保學生人身財產安全。教育學生明辨是非,不貪圖小便宜,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3)加強與警方聯系,引導學生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警方的幫助下聯系上王青開后,輔導員告誡學生以合理的方式與其交流,避免發生二次傷害。督促學生隨時與警方保持聯系,幫助其分析案情進展。將案例上報學生處,通過校方力量與相關部門聯系,時刻關注案情進展,引導學生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4)引導學生轉移生活重心,合理規劃大學生活
事件發生后,輔導員幫助張敏重新制定學習計劃,采用“一幫一”學習互助形式幫助張敏提升學習成績,鼓勵其好好學習,以自己的優異成績回報家庭,以拿獎學金來充實生活費。由于張敏性格偏內向,不善表達,輔導員鼓勵她多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項活動,不為獲得榮譽,只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第二年暑期輔導員推薦其到與專業對口的公司參與暑期就業實習見習。經過一個半月的實習,張敏賺取3000元。實習單位對張敏的評價是:踏實肯干、能吃苦、聽指揮。
(5)關心愛護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困難問題
了解張敏家庭狀況后,與家長多次溝通。鑒于其家庭現狀,本人建議家長可以在村委會申請建檔立卡,并向家長介紹建檔立卡大學生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在接下來兩年的貧困生助學金評定中,輔導員將張敏重點推薦給班級貧困生資助評定小組和年級貧困生資助評定小組,累計資助12000元。
3、結果評價
經過一年的努力,張敏在警方的協助下已追回貸款42000元,還清各網貸平臺拖欠款項;張敏家庭在當地成功申請建檔立卡,辦理了學費書費減免手續;值得一提的是張敏學習成績由第一學年班級倒數第四躍升為班級第三名,并已經通過所有不及格科目的考試;現在的她已經融入到班集體中,變得更加陽光自信。
四、工作建議及思考
針對校園貸突發事件,我們應著力圍繞“一個中心”,抓好兩支隊伍,做好三項教育工作,建立四位一體聯動模式。即圍繞“保證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為中心,抓好學生干部隊伍和信息員隊伍,培養干部對待異常事件的敏感性、主動性、積極性,配合輔導員做好校園貸排查工作。做好三項工作即日常教育工作、實時預警工作和應對處理機制。教育學生養成文明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微信推送、專題法制課、班會等形式向學生介紹校園貸案例及可能的危險后果,加大消費觀、網絡金融及誠信教育。引導學生維護個人信息安全。構建四位一體的聯動管理模式:防范與完善校園貸,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大學生自身多方面共同努力,聯合力量,加強整治,及時糾偏。此外,2017年6月,教育部、人社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大校園貸監管整治力度,防范和化解校園貸風險。實現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形成監管合力。各相關職能部門通過建立審核登記制度、完善法律條例、嚴格規范運營管理和催款方式等途徑,全面治理校園借貸業務。
校園貸的泛濫已成為橫亙在輔導員面前的重大難題,一旦發生極有可能引發惡性事件。作為輔導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明確工作中心,抓住重點工作。攜手并肩,青春路上,期待學生少走彎路或者不走邪路是所有輔導員的初心。愿所有同仁以自己的熱心換取學生真心,用感情凝聚學生,用愛心感染學生,共期學生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