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驕陽映初心,信陽師范大學信陽理工學院的“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用自己的青春腳步丈量信陽這片紅色熱土。自6月24日起,這支隊伍滿懷熱忱深入來龍鄉中心小學,由此開啟了一段融合紅色傳承與鄉村振興的實踐之旅。
貢獻青春力量,感悟鄉村振興
6月26日上午,在老師的悉心帶領下,隊伍深入農村基層,走進新縣西河村,隊員們通過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文物,深入了解西河村作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的光榮歷史。團隊走訪了村內保存修繕完好的古祠堂和古建筑,在講解員的講述中,隊員們聆聽了村中老黨員講述的紅色故事。在感受紅色文化的同時,如今的西河村正依托紅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村民們開起了特色民宿和農家樂,昔日的革命老區正煥發新的活力。
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大別山精神
6月26日下午,實踐團隊懷著崇敬之心走進紅田慘案遺址。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隊員們靜默憑吊革命先烈,通過遺址講解員動情的講述,那段充滿血與火的革命歲月仿佛重現眼前。在列寧小學舊址,斑駁的課桌和褪色的黑板前,講解員為我們深情講述了大別山“劉胡蘭式”女英雄肖國清的故事。這位14歲就參加革命、16歲英勇就義的小英雄,面對敵人威逼利誘寧死不屈的事跡,讓在場的每一位隊員都深受感動。團隊隨后參觀了吳煥先、高敬亭兩位紅軍將領的故居,透過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一幅幅歷史照片,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的深刻內涵。
傳遞星星之火,實現科技報國
6月24日,團隊成員來到信陽潢川縣來龍鄉中心小學。隊員們精心為孩子們展示了生動有趣、妙趣橫生的科學小實驗,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求知探索的種子。6月27日,隊員們還通過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等形式在信陽潢川縣隆古鄉中心小學,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用電安全課,培養了他們的安全用電意識。隊員們用專業與熱情,為鄉村兒童打開了科學世界的大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科技報國的青春擔當。
短短幾天的實踐經歷,讓每位隊員都深切體會到鄉村振興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偉大事業。在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的同時,更要學以致用,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發展的實際成效。這次"三下鄉"活動為青年學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實踐課,讓隊員們堅信,只要保持初心、接續奮斗,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定能在不遠的將來得以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