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文博殿堂,感受千年風華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館藏文物數量居中國前三,珍貴文物數量僅次于故宮博物院。實踐隊員踏入博物院大門,便被其恢弘大氣的建筑風格所震撼。在歷史館中,從遠古人類的簡陋石器,到商周時期的精美青銅器,再到唐宋元明清的瓷器書畫,一件件文物猶如時光的使者,向隊員們訴說著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歷史故事。通過講解員細致入微的講解,隊員們深入了解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經濟發展和文化特色,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
對話文物修復,見證匠心傳承
為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守護力量,實踐隊員們來到文物保護研究所,與文物保護領域的專業人員展開交流。專業人員向隊員們系統介紹了文物保護的前沿技術與科學理念,現場展示了青銅器、書畫等文物的檢測分析過程與修復方案。從環境監測對文物保存的影響,到運用數字化技術建立文物檔案,專業人員用深入淺出的講解,展現了文物保護工作中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同時,專業人員也分享了在修復瀕危文物時面臨的復雜難題與攻克過程,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文物保護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對歷史文化的敬畏之心與持之以恒的堅守。這次交流,激發了隊員們對文物保護事業的崇敬之情,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守護文化遺產的責任感。
走進非遺展廳,觸摸傳統脈搏
實踐隊員們走進非遺展廳,這里匯聚了江蘇地區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的細膩精美、南京云錦的華麗富貴、金陵剪紙的精巧絕倫……各類非遺展品琳瑯滿目。隊員們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觀看他們現場展示精湛技藝,并親身體驗了剪紙、扎染等傳統工藝。在互動中,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非遺文化的獨特價值和魅力,也意識到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非遺文化傳承創新、融入現代生活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聚焦文創發展,探索創新路徑
團隊成員還特別關注了南京博物院的文創產業發展。在文創商店,隊員們看到以文物元素為靈感設計的各類文創產品,從文具、飾品到生活用品,創意十足、深受歡迎。通過與文創部門負責人交流,隊員們了解到博物院在文創開發過程中,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市場需求相結合,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這些經驗和做法,為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也引發了隊員們對文化資源轉化利用的深入思考。
此次滁州學院赴南京博物院參觀實踐活動,讓隊員們在歷史與文化的長河中汲取養分,不僅拓寬了文化視野,更增強了文化自信與傳承意識。實踐隊員們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